事實上,早在兩軍接觸之前,數輪箭雨的砸落就已經讓燕兵陣腳大亂。秦晉估計的最壞的局面並沒有出現,也許他們選擇連夜攻城也已經耗盡了絕大多數的銳氣,同羅部騎兵的壓上來,就好像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整個戰場的形勢竟然毫無徵兆的就此被扭轉。
戰鼓亂七八糟的響了幾通之後就再沒了聲息。
秦晉知道,戰鼓聲止息,又沒有收兵的鳴金,那就必然是燕兵的指揮出現了問題,或者可以說燕兵已經無心應戰。
對此,秦晉大大的難以置信,就算攻城的燕兵銳氣盡喪,成了強弩之末,遇到同樣成為強弩之末的同羅部騎兵,也不可能連一個回合都沒走上就兵潰如山倒了。
“驅走燕兵,窮寇莫追!”
即便如此,秦晉還是下意識的下達了軍令,這個時候只要把攻城的燕兵驅散即可,因為連同羅部的騎兵都已經因為連夜趕路而體力耗盡,如果在亢奮之下再行追擊之事,沒準就會發生什麼出人預料的意外。
不過,秦晉的軍令還是晚了。同羅部的騎兵多是草原上的勇士,他們在擊敗了敵人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掠奪財產。而自從加入唐軍以後,便知道了首級還可以換錢這回事,因而收割首級就成了擊潰敵兵後的頭等大事。就算他們本身也已經精疲力竭同樣不可能例外。
烏護懷忠對部眾的約束顯然不如神武軍步軍那般嚴格,就算他再三勒令,仍舊有超過了半數的人馬銜尾追擊而去。
預想中的大戰在兩軍接觸的一瞬間就消失於無形,秦晉勒馬頓足,之間火把星點密集的燕兵並非往黃河岸邊退卻,而是四面八方的就地逃散。
這種情況更讓秦晉心中疑惑不解,能夠攻克潼關的燕兵難道就如此的不堪一擊嗎?還是其中另有因由?
“報,風陵關守將高齊進求見!”
來的好快,幾乎城外的燕兵一撤,這風陵關的守將就趕來求見,可見此人也是頗有些膽量的,雖然貿然出城求見有失於魯莽,但秦晉還是欣然接見了此人。
風陵關守將出現在秦晉的面前時,他赫然發現居然還是一位熟人。一年前自己帶領新安軍歷盡千辛萬苦由風陵關轉進潼關時,負責接待的就是此人。
“風陵關守將高齊進拜見使君,使君別來無恙!”
秦晉下馬,將其扶了起來,上下打量了幾眼,這才發現高齊進身上大小傷口竟又十餘處。可以想見,他剛剛是經歷了怎樣的一場惡戰。風陵關的關城比起普通的縣城差不多,城牆不高,護城河也不深,能夠抵擋住兩萬大軍的狂攻而不破實屬不易。
然而,秦晉更擔心的卻另有其事。
“快說,潼關情況如何了?”
說罷,他直直盯著風陵關守將高齊進,等著答案。高齊進低下頭,原本有幾分興奮的眼睛裡忽而光芒暗淡。見此情形,秦晉的心猛然再次下墜,僥倖終究只是一場虛幻泡影。
“使君……潼關失守了!”
幾個字說出來,風陵關守將高齊進忽而嚎啕大哭。
潼關失守四個字對於他們苦苦堅守戰鬥的唐朝究竟意味著什麼,不用明言,悍將的痛哭流涕就已經說明了一切。
早就預料到是一回事,如今真真切切得到了潼關失守的訊息又是另一回事。秦晉不由自主的打了一個趔趄,多虧有親隨在後面將他扶住,這才沒有跌坐在地上。
“潼關……如何就失守了?不是有二十萬大軍嗎?不是有高相公領兵嗎?”
秦晉一句接著一句的喝問,然而這個問題誰又能回答的出來……
推薦耳根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