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亂唐> 第三百八十五章:直搗絳縣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八十五章:直搗絳縣城 (2 / 2)

秦晉再次來到地圖前,尋找著裴敬軍報中的稷山北麓,不過在這種沒有等高線的非實地測繪的簡陋地圖上,他只找到了一小片墨跡,在其右側標註了稷山二字。

雖然在地圖上找不到更多的戰場地形資訊,但秦晉仍舊能夠想象得到,神武軍後軍得意頂住叛軍的猛攻突襲,得益於裴敬所選擇的紮營位置。

秦晉的手指在地圖上緩緩向西移動了三指距離,落在另一片墨跡之上,其左側寫有孤山二字。

稷山和孤山都是中條山的支系,兩山相互遙望,其間地形更是複雜至極,裴敬沒有貿然動作,而是選擇了向孤山撤退,的確是個明智的選擇。不過孤山之北就是萬泉縣城,裴敬也只能撤到此處,如果讓叛軍佔領了萬泉,就等於切斷了盧杞所部前軍與河東城的聯絡。

換言之,裴敬所領的後軍,必須在孤山與叛軍死戰到底,絕不能讓叛軍得了萬泉,斷了神武軍前軍的後路。

秦晉在地圖前揣摩了大半個時辰以後,當即派人分別往盧杞和裴敬的前後軍中送信。

十數名信使急匆匆打馬離開了河東城,沿著湅水一路向北而去。之所以派出了十數名信使,是為了防止意外,以至於書信不能及時送達。

當盧杞收到秦晉的加急軍書之時,已經是當日的晚間,經過了一個下午的佯攻,正平縣城的防禦已經到了強弩之末,他正在派人積極的與城中聯絡,爭取駐守正平的叛將歸附唐朝。

等到盧杞看罷秦晉送來的軍書,立即就改變了穩紮穩打的主意,連修整都顧不得,下令連夜拔營起寨,渡過半乾涸的澮水,直撲叛軍於絳州的老巢絳縣。

秦晉在軍書中分析,裴敬於稷山遭遇的叛軍,至少有兩萬人,換言之,也就是叛軍的主力精銳。與此同時,叛軍的意圖也昭然若揭,他們打的主意是集中兵力,各個擊破,之所以選擇了裴敬的後軍作為首要攻擊目標,也許是他們知道神武軍前後兩軍的底細。

只要擊敗神武軍後軍,孤軍深入的前軍就會陷入後路斷絕的危險境地。表面上看,神武軍在絳州的形勢都因為叛軍出人意表的突襲發生了逆轉,進而陷入劣勢,但這其間也不乏機會。

秦晉在權衡再三之後,終於選擇了最為冒險的策略,以裴敬的後軍在孤山萬泉拖住叛軍的主力精銳,然後以盧杞的前軍精銳直撲絳縣,只要這個戰術目的達成,不論絳縣能否被攻破,叛軍的作戰計劃照樣會被徹底打亂。

盧杞也從中嗅到了機會的味道,他做事向來不喜歡拖泥帶水,既然選擇了冒險直擊絳縣,就不會半途而廢,在他看來,絳縣已經成了前軍的囊中之物。

當然,臨走時盧杞也沒忘了繼續勸降正平守將,抱著有棗沒棗打三竿的態度派了使者入城,也許是那正平守將被嚇破了膽,當天夜裡就舉城投降,歸附了神武軍。

這讓盧杞喜出望外,不過大軍既已決定南下,就絕不能留著這種叛將單獨留下來,於是他下令將幾近空城的正平一把火燒了個乾淨。

正平守將也姓盧,厚著臉皮和盧杞攀扯了同族。惹的盧杞老大不痛快,和這種反覆無常的小人攀扯同族,無疑是對他侮辱。但是,現在正是用人之際,他不會因為個人好惡而將此人推到門外。

耐著性子詢問了一番族譜,這廝果然是范陽盧氏的旁支,真是給盧家丟人。

至此,盧杞也確信,此人的確與自己同宗不假,這個時代冒姓大族可是殺頭的大罪,相信這個叫盧之善的叛將也不會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將軍明鑑,卑下從賊也是身不由己,卑下雖然身在賊營,但卻是一直心向大唐的,而今投在將軍麾下,實乃三生有幸。”

盧杞暗暗冷笑,什麼身不由己,心向大唐,如果真是心向大唐就得在自己兵臨正平城下時就倒履相迎的,為什麼還做抵抗呢?無非是沒把神武軍放在眼裡,以為神武軍和那些不堪一擊的地方**都是一丘之貉,現在嚐到了厲害,才不得已重新歸唐的吧。

儘管如此,盧杞也不戳破叛將盧之善的連篇謊話,反而笑著讚許了幾句:

“能深明大義,也算將功贖罪,沒給范陽盧氏丟了臉面。”

其實盧之善一族於范陽盧氏中只不過是地位無足輕重的旁系支脈,能夠得到盧杞這種嫡系正支子弟的肯定,那可是十分難得的。也許巴結上了盧杞,能使他這一支發揚光大,也未可知呢。

盧之善存了這種念想,對盧杞更是恭謹巴結,也不管盧杞因何燒了正平城,匆匆南下。不過,等到大軍抵達絳縣城下時,盧之善差點嚇的尿了褲子,他雖然知道盧杞的神武軍頗有戰鬥力,但也不認為能夠和正宗的蕃胡叛逆能夠正面相抗。

推薦耳根新書: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