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亂唐> 第三百九十六章:相公不奉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九十六章:相公不奉詔? (1 / 2)

據說聞喜縣城門在被圍的當夜就被內應開啟,所以城內遭到的破壞幾近微乎其微,甚至連人都沒死幾個,而城中守軍的將領出了個別人以外,也多被俘虜。

想到這些,崔煥就生出一種莫名的激動,他甚至有點不想回潼關覆命了,但畢竟使命在身,見過秦晉以後,他也就該準備收拾行裝,南下返回潼關,

來到聞喜縣廷時,秦晉正在親自訊問被俘守將,他要知道史思明部在河東道所留叛軍的具體人數,以及史思明的最終圖謀,不過對方顯然是塊硬石頭,任憑秦晉如何威逼利誘都咬緊牙關一言不發。

“下吏崔煥見過使君!”

秦晉抬起頭,看著一臉神情複雜的崔煥,聳了聳肩膀。

“來的正好,護送你南下的隨從都已經準備完畢,幾時可以動身?”

崔煥穩定了一下心神,從容施禮。

“明日一早即可!”

秦晉“嗯”了一聲,招手示意甲士將那聞喜守將押了下去,然後引著崔煥往縣廷的後堂走去,一邊走他又一邊說著:“絳州一戰過後,秦某的主要精力今後可能會有兩條路,一則向北,一則向東。”

這也在崔煥的預料之中,一旦在河東道南部站穩了腳跟,唐.軍的主要目標可定會瞄準幽燕之地,而如果要奪取幽燕之地,首當其衝的目標就是河北道。

“使君放心,下吏回到潼關以後,一定會盡力勸說高相公,對神武軍攻略河北道的計劃予以襄助。”

此時此刻,崔煥對神武軍的偏見早就被掃到了九霄雲外,秦晉雖然在朝廷上名聲一般,但深入接觸下來之後,他能夠感受到,此人誅除安賊之心的強烈,絳州一戰亦絕非是從中牟利的投機之舉。

然而,秦晉卻搖了搖頭。

“高相公在潼關什麼都不必做,只牽制了孫孝哲的二十萬大軍,對神武軍而言就已經是最大的助力了。更何況,以潼關大軍的處境,所面臨的壓力又遠甚於神武軍。回到潼關以後,你非但要勸阻高相公偶有的貿然之舉,更要告知高相公,只有時間才是對付安賊叛軍最有力的武器!”

“時間?”

崔煥愣住了,取得絳州一戰的勝利以後,此前他胸中那些悲觀的積鬱之氣一掃而空,本以為接下來就是大刀闊斧的進擊,接連收復失地,但秦晉卻又變得保收起來,這是作何因由?

“當此大好時機,不一鼓作氣,反而要夾起尾巴,這是為何?”

“絳州一戰的勝利有極大的偶然性,並非可以代表唐.軍已經足以和安賊叛軍精銳正面抗衡了。別忘了,這次勝利是神武軍後軍一萬五千將士的性命換來的,而叛軍的傷亡才不滿七千。這一戰之後,神武軍最大的所得就是收復了聞喜和絳縣,除此之外無一處可只得誇耀。”

秦晉還有一個原因沒有明說,那就是叛軍雖然丟了聞喜和絳縣,但是在孤山追剿裴敬所領後軍的叛軍主力卻大部未損,在得知了聞喜與絳縣相繼被唐.軍攻陷後,就在第一時間選擇了撤退。

所以,這與戰報上所說的,不敵而潰逃是有實際出入的。

秦晉相信,自己這一番話說完之後,崔煥一定會理解他的苦衷,只要能夠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然後再儘量避免與叛軍主力決戰,安史叛軍不愁不滅。其實,這也是他在絳州一戰之後才意識到的,神武軍後軍在孤山憑藉地利防守仍舊被史思明部叛軍打的死傷慘重,如此慘況使得秦晉清醒的認清了當前兩軍的實力差距。

新安一戰與崤山大火的勝利畢竟是不可複製的,他秦晉縱然有三頭六臂也不可能將所有戰場的方方面面都照顧到,因而在差距如此之大的情形下,韜光養晦儲存實力,拖垮安賊叛軍才是關鍵。

這種在絳州之戰後逐步成型的想法,秦晉將其毫無保留的告訴了崔煥。

崔煥聽到最後,才凝眉說道:

“使君的想法固然是好,但安賊叛軍內部若無劇變,反而上下一心,豈非事與願違了?”

說穿了,崔煥認為,這種將希望寄託在對方犯錯的想法,比起賭博更不切實際。

秦晉這麼認為自然有他的理由,崔煥不知道歷史的走勢發展,也高估了安賊叛軍內部的團結力。

“據可靠訊息,安賊已經身患重病,命不久矣,其部將史思明狼子野心,又素來與安慶緒不和,兩賊翻臉,刀槍相向只是遲早之間……”

這些話都是崔煥此前聞所未聞的,尤其是安祿山病重的訊息,不啻於水滴落入滾燙的油鍋中。

“安賊病重?萬一是叛軍故佈疑陣呢?”

別的秦晉不敢保證,但安祿山的病情他卻可以拍著胸脯保證,這一點史書上早有明確記載,安祿山身材肥胖,在兵進洛陽不久之後就發病眼盲,而且身上多處生瘡潰爛,這些都是典型的糖尿病併發症,而且已經到了極為嚴重的程度,就算在那個科技發達的時代,併發症到了這個地步也只能乖乖等死,何況是當前醫學認知極為落後的唐代呢?

除了以上推測之外,秦晉還經由杜乾運所組織的商隊於洛陽內外探聽訊息,所得亦可佐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