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亂唐> 第三百七十二章:惡戰在眼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七十二章:惡戰在眼前 (1 / 2)

身為大唐天子,李隆基肯定不會放下身段,請求臣下來同意割地求和的方略。這個難題自然要交給他所信賴的宰相,然而楊國忠素來與高仙芝不睦,魏方進倒是與高仙芝沒什麼舊怨,可此人的話究竟有沒有分量,也是令人懷疑的。

思來想去,李隆基想到了身體漸趨好轉的高力士。高力士與絕大多數的宦官不同,在朝野上下有著廣泛的好口碑,而且無論人脈與聲望都是遠勝於其他朝臣的。不如讓高力士走一趟潼關向高仙芝陳明緩兵之計的利害。

“你去一趟潼關吧。”

李隆基直截了當,對隨侍在身側的高力士說道。見高力士的反應似乎稍有遲疑,他不免又充滿了疑惑的問道:

“如何?可有不同的看法?”

高力士不再遲疑,正重的回應道:

“聖人讓老奴去潼關,老奴責無旁貸,但老奴擔心高相公過於忠直,不肯輕易轉變啊,到時無功而返,辜負了聖人的期望。”

果不其然,李隆基暗歎了一聲,自己對高力士的判斷當真沒錯,就連他都不報多大希望。但此事又必須為之,他略一思忖便斷言道:

“成與不成總要試過了才知道,實在不行……”

李隆基忽然停頓了,將那句頒下敕令的話收了回去,如果用敕令就能解決的話,又何必如此大費周章的讓高力士去做說客呢?主動向安祿山低頭的名聲,他擔不起。

“總之盡力而為吧,朕相信,高仙芝一定會以大局為重的。”

見到天子一意堅持,高力士躬身應諾,表示當天便動身趕往潼關。李隆基對此大為滿意,又反覆叮囑道:

“潼關自邊令誠死後,就沒了監軍,你可以探聽一下,軍中可有不同的議論。”

其實,李隆基一直在挑選能夠在潼關監軍的合適人選,但礙於身邊的資歷人望足夠的宦官在長安兵變中死的死,獲罪的獲罪,可以挑選的人鳳毛麟角。他忽然又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比較忠厚,又能力不俗。

“是時候將張輔臣調回來了,聽說他在河東道還算有些作為,不如讓他到潼關去,也算人盡其用。”

對此,高力士亦深表贊同,張輔臣其人對天子忠心耿耿,又為人忠直,不會像魚朝恩、程元振那樣爭權奪利,盡幹些小人勾當,以至於壞了國事。

“只是河東大部屢受河北道叛軍侵擾,短時間內怕是不容易返回長安。”

張輔臣本來是奉了聖命到河東道去尋封常清的,但他動身以後,安祿山叛軍就已經徹底控制了河北道,更大舉向太原進兵,圍城數月不退。於是,張輔臣被迫在石皺汾州等地滯留,並召集了部分星散的河東軍與叛軍對峙。不過,終是因為勢單力薄而難有效果,只能在叛軍的圍追堵截下,疲於奔命。

直到上個月,史思明在河北道大敗,張輔臣這才緩過了一口氣,趁機進入北都太原。

但是,整個河東道的形勢依舊不容樂觀,到處都有叛軍的影子出現。就好比與蒲津隔河相望的河東城,就差點落於叛軍孫孝哲之手。

河東城乃是關中與河東道的交通咽喉之地,一旦失守,朝廷勢必將再次失去對河東與河北抵抗**的微弱聯絡。

“這個好說,秦晉不是剛剛打贏了河東城之戰嗎,讓他派人去太原接送張輔臣。”

李隆基認為,對秦晉就要人盡其用,既然他有膽子在河東主動找叛軍的晦氣,自然也就有足夠的能力,肅清太原到蒲津之間的交通道路。

這個突如其來的想法讓李隆基頓感一陣興奮。

自從去年東都洛陽陷落以後,朝廷與河北道及河東道,乃至兩淮江南都僅僅能維繫微弱的聯絡。其中主要原因就是關中通往各地的主要道路均被叛軍的勢力所波及,已經無法安然暢通。

秦晉的神武軍一向以強悍面目示人,現在讓他去與安祿山叛軍作戰,也正好是物盡其用。

“可敕令秦晉,讓他務必清理太原往蒲津道路上游蕩的叛軍。”

高力士對此也深以為然。

“老奴以為,既然讓秦晉率軍在河東作戰,不如委以軍使的差遣,如此聯絡散落各處的**,也好事半功倍。”

這個建議的初衷是為了盡最大可能整合散落在河東道南部各郡的**,但李隆基聽後卻直搖頭,並沒有同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