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亂唐> 第三百四十六章:大使陰構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四十六章:大使陰構陷 (1 / 2)

推薦耳根新書【一念永恆 ./book/27094/】,閱讀大神新作!

秦晉聽說逃民叛軍被悉數斬殺之後,下達了延緩行軍的命令,一路收攏逃散的逃民。果然,僅僅在渭水北岸耽擱了一日的功夫,居然就收攏了超過一萬人。

長史嚴倫在秦晉左右直贊他寬心仁厚,但又隱晦的提醒,收攏了這些逃民,可能給他和神武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秦晉面色嚴峻,負手而立,望著幾近乾涸的渭水,良久才回答道:

“神武軍的麻煩本就不少,也不差這一件,但放任這些兵敗後的逃民散落關中,唯恐對局面穩定不利!”

十萬逃民樹倒猢猻散,就算神策軍前前後後殺了將近五萬人,但仍舊還有五萬人星散逃走。而這些人散落在關中腹地,無論散居抑或是嘯聚,對於本已焦頭爛額的朝廷,都將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麻煩。

唐朝的中央朝廷烏煙瘴氣,李隆基出於自身穩固權力的考量,啟用的都是一些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野心家。為了鞏固權柄,爭權奪利,沒有人在乎唐朝的命運與安危,在他們眼裡,這不過是一具隨時可以吸血的**。

只是,這些如蝗如蟲的權臣們卻壓根沒意識到,風雨飄搖的朝廷已經禁不住折騰了。

原本關中的人心士氣還能與叛軍做殊死一戰,但經過此戰之後,必然導致民心渙散,軍隊士氣低迷,朝廷人心浮動。

種種問題,大唐天子李隆基也許並非一所無所知,但以秦晉的判斷,李隆基因身體老邁,心有餘而力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

“使君之意,難道關中不保了?”

這還是嚴倫第一次從郡守的口中聽到灰心喪氣之語,多年的經歷使他敏銳的意識到,這位至今沒有敗績的郡守居然對朝廷的前景及不看好。

“總要做最壞的打算,回到馮翊以後,要做好潼關被攻破的打算,剩下的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猜測與得到明確的答覆畢竟不同,嚴倫的胸中蕩起了驚濤駭浪。

“如果潼關失陷,以馮翊彈丸之地,又無險可守,咱們,咱們又怎麼能擋得住叛軍的攻擊呢?”

秦晉呵呵苦笑。

“如果你是叛軍的主將,攻破潼關以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是是什麼?”

“那還用說,當然是攻下長安了!”

嚴倫想也不想的回應,是啊,不論哪一個人,長安都是最大的誘惑,相比而言,馮翊郡則變得不起眼了。

秦晉點點頭,“在長安未破之前,馮翊的壓力不會很大。況且馮翊雖然位居三輔之一,但畢竟不在通往潼關的要道上,所以不會是必然攻擊的目標。再者,以目下關東的形勢而言,一旦叛軍順利攻入長安,必然會抽調大批軍隊進攻都畿道南部與淮西等地,屆時就是神武軍發揮一己之長……”

嚴倫忽然想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竟沒意識到自己打斷了秦晉的話。

“那神策軍呢,神策軍兵精將猛,怎麼可能任由長安失陷?再,再說,使君難道肯眼看著長安失陷嗎?”

這一聲訪問,如驚雷一樣在秦晉頭頂炸響。他忽然意識到,自己一直被已知的歷史程序所束縛,雖然擁有知道歷史走向的優勢在手,但同樣也失之於此,往往過於糾結記憶中的某些程序,進而忽略了自己在努力中所引起的變數。

也就是說,當下的形勢,潼關就算不保,關中仍舊有神策軍和神武軍兩支精銳。而在秦晉所熟知的歷史中,當潼關被破時,長安既沒有神策軍,也沒有神武軍。這豈非就是大大的變數?即便叛軍一舉攻克潼關,唐軍也未必不能一戰。

更何況,如今在潼關統帥大軍的並非哥舒翰,而是相對沉穩的高仙芝。

“使君,神策軍的騎兵前鋒已經距離咱們不足十五里,再拖延行程,咱們如此大舉收攏逃民的恐怕有可能和他們直接衝突起來。”

盧杞很是焦急的催馬過來,秦晉甚為驚訝,神策軍果然名不虛傳,行軍速度居然比預想中還要快。他本以為還有半天的時間收攏這些逃民,看來不得不提前離開了。

“引導逃民進入馮翊郡,神武軍斷後!”

“使君不可,逃民都是叛軍,若無有效看管,恐怕,恐怕會對馮翊地方造成威脅!”

卻聽秦晉驟然變色,冷冷道:“給他們重新做人的機會,如果再不珍惜,那還有甚好說的?殺無赦!”

聞言,嚴倫打了個寒顫,年輕的郡守有時看起來憂國憂民,有時卻又一副狠辣心腸,真是讓人難以捉摸。

也許正是這種難以捉摸,才使得嚴倫對秦晉既敬畏,又信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