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亂唐> 第五十九章:天子急如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九章:天子急如焚 (1 / 2)

兩位相公在殿上言辭激烈的交鋒,侍立在天子身側的邊令誠心驚肉跳,生怕這兩位將戰火燒到自己身上。現如今後悔也晚了,當初他怎麼就鬼迷心竅,非要在沒有確實證據時,咬定了秦晉的死訊呢?

若是那廝果真被燒死,或者被亂兵殺死,也就罷了,偏偏倒黴催的,那廝非但未死又再立新功,而今露布飛捷又直達天聽,就算想再做手腳挽回也來不及了。

唉!

邊令誠暗暗長嘆,事到如今也只能聽天由命了。

此時天子與宰相們議事,別看他監軍時可對邊鎮節帥頤指氣使,並且還兼著監門將軍的職官,但在天子面前是奴僕,在相公們面前也不過是一介內侍,根本沒有平起平坐的權力,甚至連插話的資格都不具備。

李隆基又詢問哥舒翰,當下局面似乎有所轉圜,當如何應對處置,還有那個縣尉秦晉,畢竟兩次立功,又該如何封賞才合適。

哥舒翰想也不想便從容答道:“一應賞罰朝廷皆由定製,臣本不該置喙,但聖人問起,臣以為,應當秉持不偏不倚的原則……”話才說了一半,楊國忠便不客氣的將其打斷。

“聖人此前已經加封新安縣尉秦晉為弘農郡長史,且天子敕書也經過了中書門下的稽核,臣以為無論如何也不應比上郡長史再低了。”

哥舒翰冷笑兩聲,毫不客氣的駁斥道:“楊相公大謬,弘農郡長史就已經破前所未有之先例了,再高,還想高到哪去?更何況持天子敕書的使者不也因為道路斷絕而返回潼關了嗎?”然後他又轉向天子李隆基,“以新安縣尉秦晉之功而論,確實可越級提拔,臣以為可使其為榮王府府掾,襄贊軍務。”

王府府掾的品秩僅僅為正六品上,哥舒翰以為如此一來當稱得上不偏不倚,同時也讓百官諸將沒有話說。

其時,李隆基任高仙芝為天下兵馬副元帥,實際擁有統天下兵馬大權,但名義上的天下兵馬大元帥卻是天子李隆基的六子榮王李琬。因此,讓秦晉以兩次斬首之功,升任榮王府府掾的建議也還算中肯。

李隆基讚賞的點了點頭,一旦意識到自己任意獨斷在這種生死存亡關頭不合時宜,便立即恢復了當年的從諫如流,就算哥舒翰的建議的確有打壓秦晉這個後起之秀的嫌疑,卻同樣要以支援的態度向天下人表明,他仍舊是那個睿智的天子。同時,也釋放了一種資訊,那就是重用與信任哥舒翰。

現在李隆基已經對高仙芝和封常清失去了信任,如果不是一次意外阻住了邊令誠,現在這兩個人的頭顱沒準已經傳首各軍了。但這道沒送出去的敕書他絕不會聽之任之,不了了之,這兩個人必須死,否則豈非當天子處置邊將重臣之生死為兒戲了?

議定了對秦晉的封賞以外,重頭戲就是應該如何應對氣勢咄咄逼人的逆胡叛軍。

哥舒翰的建議很簡單,只有四個字“堅守待變!”

聽到寄予厚望的哥舒翰如此建言,李隆基有些暗暗失望,東都的陷落使他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就算不能儘快的收回東都,也要以一場足夠振奮人心的勝利來安撫百官們的悲觀情緒,以及十幾個兒子們蠢蠢欲動的各種心思。

尤其是太子李亨,李隆基防備自己的繼承人竟甚於防備外臣敵寇。儘管李亨戰戰兢兢,謹小慎微的當了十幾年太子,但他的戒備之心仍舊沒有半分減淡。

比如在兵馬大元帥的人選上,按照常情而言,首要的物件當是太子才對,而李隆基偏偏卻選了一個素有雅稱,風格秀整的榮王。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不信任李亨,不能讓李亨掌兵,不能讓李亨有一絲一毫積攢功勳建立威望的機會。

這其實也是李隆基最大的無奈,唐朝自高祖以來,李氏皇族中以子克父,手足相傳的例子便屢見不鮮。

太宗於玄武門殺兄殺弟,才從高祖手中奪得皇位。太宗的長子李承乾亦曾與重臣侯君集勾結謀逆,到武后時期同樣是母子猜忌,一樁樁人倫慘劇接連上演。

包括李隆基本人也是透過兩次政變才問鼎天下,第一次將自己的生父睿宗李旦扶上皇位,第二次殺掉自己的姑母,軟禁逼迫生父李旦徹底讓權,此後才有了一代太平天子,才有了繼往開來的開元盛世。

家族的傳統與自身親歷的血腥遭遇,讓李隆基不得不像防備仇敵一樣防備著自己的兒子,就在開元二十五年,他便曾一日之間殺掉了自己的三個兒子,也就是當時的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