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千里又提出了一個要害問題,“打造石砲的原料新安並不缺乏,就是木料需要風乾,沒有一年半載只怕難以成型!尤其是石砲的拋臂,剛砍下來的桑木韌性不夠……”
在秦晉看來,這些都不是問題,他的要求很簡單,不求造出來的石砲有多精良,只要能夠具備基本的功能就行。相信十幾架這種大傢伙架上新安的城頭,石砲齊發的場面一定很是震撼。
說幹就幹,秦晉立即召集了縣廷的工匠,同時又在丁壯中徵募會木匠手藝的人,經過一天一夜的搗鼓,終於折騰出來一架看起來還像回事的石砲。
不過,比起縣府庫中的那一架殘骸,工藝上明顯粗糙了不少,而且底座上也沒有用作移動的輪子。但這都不是問題,反正是用來守城的,能不能移動都無所謂。將這種大傢伙裝置在空間侷促的新安城牆上,著實讓工匠們費了一番心思和功夫。
工匠們將加工好的木料抬上城牆,然後在城牆上組裝固定,但問題也接踵而來,安裝好炮架之後,負重石與拋臂便施展不開。最後秦晉從記憶力一部電影中得到了靈感,取消負重石,僅以拋臂做弓,伸向城牆內側,然後以小臂粗細的麻繩綁住拋臂末端,再用十數人在城下用力下拉以使拋臂彎曲,最後鬆開彎曲的拋臂,圓鬥中的石彈就勢擊發。
工匠甚至還別出心裁,在石彈表面綁縛火油易燃物,以增加威力。
看著距離城外三里的叛軍連營,秦晉覺得倉促建成的石砲恐怕難以達到這種距離。書上記載,宋代石砲可發石百斤,射程五里,他認為那都是古人吹牛逼的春秋筆法,實際上能有一兩裡地的射程都不錯了。
“少府君,發令吧!”
陳千里在催促秦晉進行第一次試射,秦晉聞言後點點頭。
“傳令,發射石砲!目標,叛軍連營!”
早就準備好的工匠轟然領命,調整好方向後,將石砲的拋臂壓縮到了極點,然後驟然鬆開。幾十斤重的石彈帶著濃煙和火焰呼的一聲騰空而起,在夕陽映照下於空中劃出了一道完美的曲線。
城牆甬道上站滿了看熱鬧的團結兵和丁壯,眼見著著火的石彈砸進了叛軍的連營中,頓時就爆發出震天的歡呼聲。
就連秦晉都暗暗咂舌,想不到這個時代的石砲竟又如此之大的威力,如果精工細作,石砲的射程和可靠性也許還會更上層樓。
“再來一發!”
工匠們再次卯足了勁頭,用力拉下拋臂,但不知何故,拋臂居然咔擦一聲從中間斷裂,眾人頓時又噓聲一片,意興索然。
未經過嚴格加工程式的桑木果然穩定性不佳,但也不是問題,大不了多打造幾根拋臂,一旦有折斷損壞的換上新的就是。
對於這次試射的成果,秦晉甚為滿意,當即下令大規模打造這種石砲,多多益善。
……
孫孝哲招待洛陽來的使者喝了不少酒,剛剛臥在榻上小憩,便聽聞營中一陣騷亂。他秉承安祿山的風格,治軍甚嚴,對這種目無軍紀的行為深惡痛絕,還沒等他派人去檢視情況,便有親衛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
“將軍,出大事了……”
親衛的表情很是震驚,說話更是口齒不清,顯然受了不小的驚嚇。
“慌張個甚?慢慢說!”
見到主將沉心靜氣,親衛的情緒穩定了不少。
“**發射飛火石,擊中了一帳營兵,死傷十數人!”
說來也是巧合,那幾十斤重的石彈正好砸中了一頂軍帳,裡面的蕃兵無一倖免,非死即傷,除此之外甚至還引發了一場不小的火災。憑空飛來的著火石頭給人的震撼太過強烈,因此那親衛才被嚇得面無人色,口齒不清。
孫孝哲聞言之後也是大驚,酒頓時就醒了一半,**竟能由城中發射發石達到三里開外,如果砸中的是他的中軍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