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不是傻子,他們也修煉了幾百年,粘上毛比猴子都精明,自然不會漏掉任何一個防禦的要點。自從馬來半島上出現了一塊滿洲領土,英國人便在這裡重兵佈防,時刻提防著滿洲軍北上徹底奪走馬六甲海峽天險。果興阿和譚紹光拉攏泰國人是一步好棋,但想搞定馬來半島的英軍可不容易。
以馬來半島核心城市吉隆坡為中心,英軍集結了三個師的皇家陸軍,已經七個師的僕從軍,總兵力高達十五萬人。而且為了防範滿洲軍從柔佛和馬六甲北上,英軍在雙方的邊界上修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好像鋼筋水泥不要錢一樣,玩了命的修碉堡。南洋駐屯軍總司令黃忠敏曾對英軍的防線做過非常詳細的調查,雖然英軍的整體素質不高,火炮的數量稀少,但是想啃開那些堅固的碉堡,滿洲軍至少要付出五萬人傷亡的代價,以及三個月的時間。如此巨大的損耗,果興阿當然是不能接受的,所以新的攻勢的出發點並不在新加坡。
泰國國王鄭隆剛改了名字沒多久,便必須親自移駕春蓬去迎接一大幫客人——滿洲南洋派遣軍總司令李枝。李枝如今也有了中將的軍銜,在滿洲軍中也算是老資歷,但是他一直有一個欠缺,便是從來沒有親自指揮過大的戰役。固安軍時代的小打小鬧,李枝都沒有獨擋一面多,出關之後也是長期執行留守任務。留守後方也是功勞,但卻擋住了李枝上進的道路。內廷已經傳出訊息來了,對英全面開戰之後,果興阿將全面提升主要將領的軍銜,李枝極有可能被晉升為上將,但前提是他必須把自己的短板補上。
一心上進的李枝,當然非常珍惜這次機會,渴求自己的肩膀上在多上一顆星星。所以交際花李枝很是費力的活動了一番,硬生生從吉英的舊部金喜手裡搶到了攻掠馬來半島的任務。馬來半島是滿洲軍的第一步大攻勢,拿下來自然是大功一件,若是有個閃失,可就是萬劫不復了,李枝自然非常的慎重。也不只是李枝重視,淮揚系的大佬們全都非常上心,大夥兒群策群力一起幫李枝想辦法。李枝的作戰計劃都是有果興阿的貼身高參邢聰親自操刀的,可惜這份寶貝並沒有用上。
李枝和同志們很重視馬來戰役,果興阿比他們還重視。李枝將別人代筆的作戰計劃提交給譚紹光之後,譚紹光還在斟酌的時候,果興阿便拿出來一份他自己草擬的作戰計劃。果興阿親自出手,自然是得聽大將軍的,而且譚紹光仔細分析推演了之後,也覺得果興阿的計劃更好。果興阿的軍事水平其實不如邢聰,可是果興阿有金手指呀!他抄襲的能力一直都很強。
“圖遠(李枝字)的計劃很好,不過需要動用坦克、飛機和大量的馬匹,後勤補給的壓力太大了,而且運輸需要消耗的時間太長,很容易走漏風聲,錯失攻擊的突然性!同時坦克、飛機是這場戰爭中的殺手鐧,大將軍和參謀本部都不想過早的暴露我們的先進武器!”譚紹光就事論事點評了一下李枝的作戰計劃,總體都不錯,就是太奢華了,幾乎把能想到的一切都用上了。
也就是李枝,換了一般人,還真就不敢寫這樣的作戰計劃,因為他根本得不到陸海空三軍的全力支援。李枝就不一樣了,整個淮揚系的資源他都可以呼叫,陸軍方面絕對沒話說。空軍司令曹夢是李枝的好兄弟,空軍方面連招呼都不用打,肯定是沒問題。李枝的親弟弟李根是海軍留洋派重要將領,而且還和內河派的關係不錯,海軍自然也會全力支援。正是因為李枝在陸海空三軍都有著大量的資源,邢聰才敢把李根的作戰計劃搞得這麼奢華。
“大將軍的計劃就好的多了,幾乎沒有使用任何高技術兵器,後勤補給的壓力也小,但卻可以一樣達到圖遠的作戰意圖。難得、難得!圖遠真是深得大將軍器重啊!多少年了,自從北伐沙俄之後,大將軍已經很少過問一線的戰事了,這可是十幾年來大將軍第一次起草作戰計劃!”譚紹光已經習慣了果興阿給人意外,對於果興阿的這份作戰計劃,也是非常的認同。而且譚紹光覺得這是果興阿對李枝的偏愛,擔心李枝拿不到攻掠馬來半島的大功,這次親自出手幫忙。
“大將軍天高地厚之恩李枝萬死難報啊!”李枝也很感動,果興阿這是為了他破例了啊!
作戰計劃敲定的當晚,李枝便將一份厚禮送進了內廷。甜妮側福晉收了禮物之後,卻沒說什麼好話,而是放出了一句威脅:“大格格為了你的事,親自去求了大將軍,這才有了這份作戰計劃。大格格的面子可傷不得,李將軍若是在馬來戰役上有半點閃失,就不用再回長春了!”。話不是很好聽,但是意思卻很明顯,側福晉是把賭注都放在李枝必勝上了,甚至唆使大格格出面說了話,李枝這一仗只許勝不許敗。
帶著七萬餘大軍和三萬輛腳踏車登陸春蓬的李枝,心裡的壓力實在是有點大,這一仗對他來說他重要了。李枝與鄭隆簡單寒暄了一下之後,馬上開始了他的戰略部署,數百艘滿洲運輸船登陸春蓬,英軍肯定會有所察覺,他必須在英軍反應過來之前,開始他的進攻。
南洋派遣軍共有三個師又一個混成旅,都是果興阿親自為李枝挑選的勁旅。其中第十四騎兵師為蒙古式輕騎兵師,師長多羅為滿洲宗室成員,是果興阿表舅兼表叔的親嫡長孫。多羅早年追隨自己的叔叔吉勒章阿,南征北戰打過不少的硬仗,戰鬥經驗非常的豐富。而且在出兵之前第十四騎兵師特意換了馬,他們換下了耐力極強、耐粗料的蒙古馬,換上了耐力更強,更耐粗料,而且可以適應高溫環境的滿洲挽馬。這支騎兵部隊,既是李枝進攻的前鋒,也是萬不得已的殺手鐧,一旦作戰計劃受挫,第十四騎兵師將拋下一切直衝吉隆坡,與黃忠敏的南洋駐屯軍夾擊英軍防線。
另外的兩個師,則是周浩的第十輕步兵師和圖拉的第十一輕裝步兵師。這倆人都是吉英的舊部,從荒村時代一路打過來的老資歷。他們是典型的輕步兵戰鬥序列,原本都是執行守備任務的,部隊的重武器裝備情況,甚至還不如鄭勇的三十一師。但是他們最大的特點便是部隊作風硬朗,對補給依賴小,甚至可以短時間脫離補給作戰,李枝的三萬輛腳踏車便是給他們準備的。糧食、彈藥在腳踏車後座一放,把槍和輕型火炮往車樑上一擔,這幫傢伙就能出征了。只要不遇上偷腳踏車的,這些神奇的輕步兵,可以在沒有任何補給的情況下持續作戰十五天以上。
林雪峰的第三十二混成旅,則是李枝的嫡系,一直跟著李枝看家的部隊。這支部隊中規中矩,沒有特長也沒有短板,是一支非常正常的滿洲混成旅。他們是李枝最後的底牌,萬一有什麼閃失,李枝需要親自去衝鋒的時候,這支部隊便是跟著他一同赴死的人。而且大格格也是真有力度,居然說動了果興阿,給第三十二混成旅補充了一個坦克連,共計十二輛中型坦克。這就是李枝壓箱底的寶貝了,如有萬一,李枝只能指望這些坦克搬回局勢。
李枝耗時四小時將部隊運動至那芒集結後,果斷的下達了進攻的命令。多羅的第十四騎兵師和周浩的第十輕步兵師為西路軍,由加央攻入馬來亞,然後經亞羅士打、檳城、大腳山、怡保,直取吉隆坡,直接攻向英軍的大本營。李枝則親自坐鎮圖拉的第十一輕步兵師和林雪峰第三十二混成旅組成東路軍,走巴佐、瓜*嘉樓、朱蓋、關丹、北根、而後攻向瓏賓,從東側完成對英軍的包抄,配合黃忠敏完成對英軍的包圍。
李枝的東路軍還要在泰國內線行軍一段,多羅的西路軍則很快便到達了泰英邊境,並且迅速的對加央發起了進攻。駐防加央的馬來亞第三師,除了幾個高階將領是英國人之外,全部由馬來半島土著組。不僅還在使用二十年前問世的施耐德步槍,而且火炮奇缺,士兵的作戰意志和戰術素養也是差的可以。他們似乎從來沒有想到,會在北方遭遇敵人,面對滿洲軍的進攻,很快陷入了一片混亂。追亡逐北三小時後,多羅徹底佔領了加央,馬來亞第三師計程車兵們,全都拋下武器跑森林裡當野人去了。
多羅簡單料理了加央後,馬上揮軍殺向了亞羅士打。兩小時狂奔到亞羅士打的多羅,居然面對的是一座未設防的城市,亞羅士打的守軍,居然對於戰爭毫不知情,然後守軍便給多羅堵在了軍營裡。馬來亞好漢不少,所以他們沒吃這個眼前虧,沒做任何無意義的抵抗,乖乖的把軍營變成了戰俘營。輕取巴佐的李枝在這個時候給多羅發來了電報,內容很簡單,但但要求卻很嚴格!
“放棄檳城直取大腳山!快,快,快!全軍火速前進,先跑到吉隆坡便是勝利!”戰爭變成了滿洲軍行軍速度和英軍佈防速度的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