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混血八旗> 第八百四十四章 大清的抉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四十四章 大清的抉擇

奧匈帝國一開戰,英國就騎虎難下了,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實在是難題。放任奧匈帝國吞併塞爾維亞,必然導致德奧勢力大擴張,歐洲的局面將徹底失控,俄、法兩國都不會同意。可若是限制奧匈帝國,便會引起歐洲的全面對抗,英國便不得不對滿洲帝國退讓,讓滿洲帝國徹底做大獨霸亞洲,英國世界第一的位置必然易手。

英國上下都糾結啊!此時絕對是壓制滿洲帝國的最後機會,若是錯過了,滿洲帝國將龍吟東方,沒有人再有挑戰他們的能力。可是歐洲的局勢若是失控,俄、法作為頭號受害者絕不會同意,英國人將失去兩大助力。而且德國也會藉機而起,英倫三島的根本重地,都將受到德國人的威脅。無論怎麼選擇,英國人都免不了肉疼。最好的選擇便是全面開戰,把討厭的傢伙們給一勺燴了,可惜滿洲帝國和德國都成長起來了,英國並沒有同時解決他們兩個的能力。英國的紳士們只能頭疼,然後徹夜的開會,試圖想出一個能夠擺脫困境的辦法,而且最好是用政治手段而不是動兵。

英國人很煩,中國人其實也很煩,當然不是積極備戰的長春,而是總舉棋不定的北京。果興阿的全球攻略四處開花,英國人瞬間焦頭爛額,長春當然非常期待朝廷也能儘快投入到添亂大業當中來。可是一貫主張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朝廷,實在是不想摻和這些爛事,他們看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夠了。幾次勸說都被太極拳給擋了回來,長春當即換了嘴裡,從若磨變成了硬泡。

大清早已經不是當年閉關自守萬事不求人的大清了,江南貿易區、山西直隸經濟區、天津工業區,都需要滿洲方面的幫助,大清的武備建設也需要果興阿搭手。如今大清的錢袋子、工業基礎、武裝力量,都離不開滿洲老弟,老弟一施壓大哥當時就抗不住了。更要命的是,大清現在正和法國人開戰,更加急需老弟的支援。所以面對長春的頻頻施壓,慈禧和樞臣們全都如坐針氈,不能不考慮如何調整自己的態度。

“六爺,長春讓咱們支援奧西國對塞爾維亞國開戰的事,咱們也讓曾家大公子支援了,可是長春依舊不依不饒。老五又發了電文來,非要咱們宣佈收回對東南亞各國的宗主權,這可是得罪英法兩國的大事,你看該如何是好呀!”高深莫測的七爺奕譞搞搞權謀鬥爭還行,真到了軍國大計他還真就不靈,慈禧單指望李鴻章可是覺得不託底,所有又把剛剛被趕回家的奕訢給請了回來。

慈禧天資很高,不過也有不少的弱點,但是好老孃們能屈能伸這點,她做的可是非常的好。面對再次歸來的奕訢,慈禧的姿態放的非常的低,上次趕奕訢回家的黑鍋,也被她很乾脆的丟給了妹夫兼小叔子奕譞。無論風向怎麼變,慈禧總是可以如魚得水,兩個小叔子輪著班替她背黑鍋,也算是人生的一種福氣。

“雲閒自立以來,徵俄伐日,討哥戰英,數次大戰無往而不利,可謂是威震寰宇。黃海一戰,更是重創英夷遠東艦隊,列強無不震動。”奕訢沒說正題,反而誇讚起了果興阿這些年的赫赫聲威。

“六爺的意思是……我們應當接受老五的建議,趁著英夷勢弱,法夷正在與我開戰,一舉收回東南亞各國?”李鴻章輕微的點了點頭,慈禧和奕譞等人卻是一頭霧水,只能按著大概的方向猜了一下。

“黃海一戰英夷損失慘重,雲閒雖是勝了,但損失也不比英夷小太多。不過雙方均有餘力,英夷家底雄厚,雲閒也是潛力極大,他們都在厲兵秣馬,隨時準備全面開戰。不過眼下兩邊都還沒準備好,一方面積極整軍備戰,一方面卻還需要一些時間還排兵佈陣。英夷正忙於安定歐羅巴的後方,雲閒要設法牽制,南洋、西亞、南非、拉美,便都是雲閒運作的結果。如今雲閒一再要求朝廷收回東南亞各國的宗主權,其用意也是如此,希望朝廷當出頭鳥,替他給英夷製造麻煩。”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身在中樞的奕譞領著一幫駑馬天天研究也沒個結果,家裡蹲的奕訢復出便馬上看清了前因後果。

“老五,想讓朝廷替他擋災?”慈禧可不想給人墊背,一聽說要讓自己當出頭鳥,當即便不爽了起來。

“擋災到不至於,雲閒是想讓朝廷分化一部分英夷的實力,但是真刀真槍的大場面,肯定還是他們自己頂上去。”奕訢覺得慈禧有些時候,似乎可能患有被迫害妄想症,人家爭奪世界老大的位置,咱們可能讓你去擋災呢!贏了之後,這世界老大的位置,是你的還是我的呀!

“朝廷絕不替他老五去出頭,老五自己惹回來的事,讓他自己去解決好了,千萬不可連累了朝廷!六爺還是妥為籌劃,想辦法回絕了長春就是!”慈禧小寡婦的勁頭上來了,果興阿想佔她的便宜,那是門也沒有。

“雲閒做事,從來都是因勢利導,斷然沒有強人所難的時候,這次他讓朝廷出頭,朝廷也是不得不出頭啊!”奕訢無奈的搖起了頭,李鴻章的嘴角也微微的動了動。果興阿不通人情世故,慈禧卻不懂得國際大局。這倆人要是能合成一個,才不失為一代雄主風範,可惜卻是兩個人,只能是一個望之不似人君,一個摳門算計。

“朝廷若是不允,老五還能對朝廷動武不成?”慈禧別的不擔心,就怕果興阿直接用武力脅迫。

“怎麼會呢?關外和朝廷關係和睦,雲閒公怎麼會對朝廷動武。”李鴻章忍不住出聲勸了慈禧一句。

“六爺何以說朝廷不得不出頭?”在這種軍國大事上,慈禧還是非常信任李鴻章和奕訢這樣的能人的,所以李鴻章一說果興阿不會動武,她馬上便相信了,只是奕訢的那句“不得不”,讓她實在覺得害怕。

“雲閒在南洋、西亞、南非、拉美等地的作為,用意也不過是牽制英國,他不過是給了些援助,沒有任何的承諾,也絕沒有做任何的脅迫,何以當地人紛紛響應呢?不過是因為英夷也是當地人的敵人,當地人替雲閒當出頭鳥,其實也是為了自己謀福利。他們起兵鬧事,雲閒收益,可他們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奕訢沒說朝廷為什麼必須接受果興阿的建議,反而先說起了其他地方的成例,也算是給慈禧舉幾個例子看看。

“雲閒建議朝廷收回東南亞各國的宗主權,對朝廷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朝廷若是回絕,反而會陷入非常被動的局面。所以這個出頭鳥,朝廷是不得不做。”幾個眼神的交流,奕訢便知道李鴻章是自己的知音,所以並沒有把話說得特別透,以免在李鴻章的面前落了下乘。

“做了有何好處,不做又有什麼危害呢?”慈禧都明白了個差不多,中樞的幾位軍機卻仍是一頭霧水,奕譞更是直接問了出來。

“東南亞各國原本便是我天朝藩屬,英、法夷人竊據許久,朝廷未有任何舉措,不但大失朝廷臉面,也平白讓英法佔了許多的便宜去。如今各國均在國號前,綴以中華二字,以表傾慕中華之意,但卻不再是因為天朝,而是想著雲閒的滿洲。如今英夷與雲閒糾纏,法夷又與朝廷開戰,正是朝廷一鼓作氣收復各國的大好時機。勝則朝廷再造番邦,盡收東南各國的供奉高脂,敗則有云閒接盤,應對英法列強,實在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奕訢對自己天真的弟弟實在無語,他是怎麼當上皇上的親爹的呢?

“若然不做,朝廷的局面又會如何被動?”好處這方面,奕訢說明之後,各位樞臣全都是連連點頭,可是這害處在哪裡,大夥兒還是沒想出來。而且一心過自己小日子的樞臣們,沒有絲毫的進取之心,便宜他們想佔,不過他們更想過安逸日子,而不是去趟外面的渾水。

“當此有為之局,朝廷若一無舉措,不但會被世界列國小覷,也會自外於中華體系之外。中華各國除了朝鮮和蘭芳之外,盡數集中在東南諸國。朝鮮、蘭芳為雲閒馬首是瞻,東南各國為了自己的存續,都是要起兵抗擊英法,唯獨朝廷置身事外,今後有何顏面再見鄰國藩屬。”奕訢想的非常透徹,大清已經混的很不好了,若是身邊的一群小弟再不搭理大清了,大清今後的日子可怎麼過呀!

“擬旨吧!不過我們先不要出兵,除了公告世界之外,我們不要有任何的動作,看看英法的反應再說。發電之後,馬上給長春列一個單子,朝廷需要資金、糧餉、武器等全方位的援助,讓老五再拿點誠意出來。”慈禧又開始抖機靈,便宜她是要佔的,奕訢說的害處她也要避開,可是與英國的正面衝突,她可是一點也不擔。

大清朝廷的旨意是傳下來了,慈禧也覺得自己部署的不錯,可是誰也沒想到,英國人搶先動手了,而且直接動了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