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村村長能阻攔一時,不能阻攔一世,又已經鬆口,村民自然不畏。
村中獵人尤其大膽,掐算著時間,天黑之前恰好夠一個來回,連忙吩咐著自家的婆娘準備一些拜祭用的物品,好在此方世界拜祭之風盛行,香燭之類家家戶戶必備,到不缺少。
三五成群,一湧而上,好不壯觀,此番場景更是打消了一些心存顧忌的人,家中為農戶之流倒是不急於一時,畢竟山神所管轄的範圍距離他們還很遙遠,他們更加的在意自家農田裡面的收成。
除卻獵人之外,還有一人便是那張三,他也屁顛屁顛的準備了三支香,猶猶豫豫的從家中掏出了早已經有些破爛的瓜果,還是頗為不捨。
今日張海得到那麼大的一筆錢,早已經將他給刺激的紅了眼。
上山的路上一直是手舞足蹈。
一行人浩浩蕩蕩,細數下來也有十人之多,倒是驚的山林之中的小動物雞飛狗跳。
當他們剛剛踏入白雲山地界的時候,徐渭就隱隱約約有所感應。
施展地聽之術望去,見那群人的目標方向便是自己的神廟,瞬間笑意更濃。
附身與神像之上,徐渭穩坐釣魚臺。
往日寂寥的神廟,很快熱鬧非凡。
一群人進入其中,自覺態度都收斂了些,也好奇的打量著,眾人都來過此處,可是從未覺得此地是這麼的神奇,也不知是不是那心裡作用,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神明居住在此,自然氣象不同,即使是那潑皮張三,嘴上的笑容都合不攏嘴,也不敢驚擾了神明。
“各位趕緊上來搭把手。”
一個大漢叫喚道,身手就搬動案桌,附和的人眾多。
他們將神像前的祭臺重新的整理了一番,鋪上一張黃油布,再也看不到實木桌上的坑坑窪窪,賣相不錯,自覺滿意的點頭。
案桌左邊擺放水果,穀類,右邊少許肉類。
中間的用來上香的香爐上面也擺放在中央。
“我先來。”
一大漢叫到,他也是村中的老獵戶,地位不在張安之下,之前他也是領頭人。
“行。”
第一炷香上完,那大漢恭恭敬敬的侍立在了一旁,沒有看到多麼神奇的一幕,倒是覺得內心安定了許多。
緊接著第二炷香。
獵人們都抱成一團,張三雖然十分的委屈,也只能屈居於最後一位上香。
待得張三上香完畢之後,獵人們見著時候尚早,紛紛的在這廟宇之中忙活了起來。
他們都聽到了張安和張海所述說的話,自然明白白雲山神對此神廟頗為看重。
此方人類雖然沒有種善因得善果的概念,不過也隱隱約約覺得這樣做的好處。
徐渭強行按耐住了臉上的欣喜之色,見著那十道粗壯的香火瘋狂融入到圓印之中。
這還是徐渭第一次得到這麼多的香火,距離百道香火的目標,瞬間完成了十分之一,也算是一個重大的突破。
心神沉浸在了圓印之中,這次他倒是沒有多關注這群人在神廟之中的忙活。
十二道香火細線通向天際,十二道經過凝練的香火之氣圍繞在徐渭身邊,每一道都誘人之極,只需輕輕一吸,便可吸收到身體之中。
徐渭按捺住這種誘惑,封神大事才是最為重要。
經過園印凝練過的香火之氣是可以用來直接的加強魂體,一般鬼物判斷其強大與否,第一個標準就是它的魂體強度。
徐渭從未吸收過香火之氣加強魂體,也未曾吸收過同類,只是比普通人強一點,不過三年陪伴園印,受到神道氣象的浸染,才有所不同,更為凝練。
徐渭知道還有一種方式,那就是修煉,吸收天地靈氣,可是前世的神道被封神榜給限制,除了肉身封神之人,其餘都會修為不能增加,只能靠著香火增強修為。
園印發生變化,很多資訊都不完善,暫時徐渭也別無他法。
此刻徐渭也在絲毫怎麼處理這些人,恩威並重,才是神道行之法則,一味的付出,那就是傻子,一旦信徒一個不樂意,那就是一拍兩散的結果。
首先不能再給他們福緣,贈送獵物,財富都是不可取,二來也要讓他們知道只有虔誠之人才有資格獲得福緣,再有例子,那就更好。
張海得我這麼大的好處,天天上香,日日扣首,應該並不為過,再來一次鮮活的例子,隔壁村落的人我就不信不心動。
唯一讓徐渭擔憂的是張家村會將訊息隱瞞,獨得好處,好在周圍的三個村子都是互相的聯姻,這麼大的事情也不容易瞞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