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雲:
瑞煙浮禁苑。正絳闕春回,新正方半,冰輪桂華滿。溢花衢歌市,芙蓉開遍。
龍樓兩觀,見銀燭星球有爛。卷珠簾、盡日笙歌,盛集寶釵金釧。
堪羨。綺羅叢裡,蘭麝香中,正宜遊玩。風柔夜暖花影亂,笑聲喧。鬧蛾兒
滿路,成團打塊,簇著冠兒斗轉。喜皇都舊日風光,太平再見。
——詞寄《瑞鶴仙》
這一首詞乃是宋紹興年間詞人康伯可所作。伯可元是北人,隨駕南渡,有名
是個會做樂府的才子,秦申王薦於高宗皇帝。這詞單道著上原佳景,高宗皇帝極
其稱賞,御賜金帛甚多。詞中為何說“舊日風光,太平再見”?蓋因靖康之亂,
徽、欽被虜,中原盡屬金夷。僥倖康王南渡,即了帝位,偏安一隅,偷閒取樂,
還要模擬盛時光景。故詞人歌詠如此,也是自解自樂而已。
怎如得當初柳耆卿另有一首詞雲:
“禁漏花深,繡工日永,薰風布暖。變韶景、都門十二,元宵三五,銀蟾光
滿。連雲複道凌飛觀。聳皇居麗,嘉氣瑞煙蔥蒨。翠華宵幸,是處層城閬苑。
龍鳳燭、交光星漢。對咫尺鰲山開雉扇。會樂府兩籍神仙,梨園四部弦管。
向曉色、都人未散。盈萬井、山呼鰲兌。願歲歲,天仗裡常瞻鳳輦。——詞寄
《傾杯樂》。”
這首詞,多說著盛時宮禁說話。只因宋時極作興是個元宵,大張燈火,御駕
親臨,君民同樂。所以說道“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然因是傾城士女通宵
出遊,沒些禁忌,其間就有私期密約,鼠竊狗偷,弄出許多話柄來。
當時李漢老又有一首詞雲:
“帝城三五,燈光花市盈路。天街遊處,此時方信,鳳闕都民,奢華豪富。
紗籠才過處,喝道轉身,一壁小來且住。見許多才子豔質,攜手並肩低語。
東來西往誰家女?買玉梅爭戴,緩步香風度。北觀南顧,見畫燭影裡,神仙
無數。引人魂似醉,不如趁早步月歸去。這一雙情眼,怎生禁得許多胡覷?
——詞寄《女冠子》。”
細看此一詞,可見元宵之夜,趁著喧鬧叢中幹那不三不四勾當的,不一而足,
不消說起。而今在下說一件元宵的事體,直教:鬧動公侯府,分開帝主顏。猾徒
入地去,稚子見天還。
話說宋神宗朝,有個大臣王襄敏公,單諱著一個韶字,全家住在京師。真是
潭潭相府,富貴奢華,自不必說。那年正月十五原宵佳節,其時王安石未用,新
法未行,四境無侵,萬民樂業,正是太平時候。家家戶戶,點放花燈,自從十三
日為始,十街九市,歡呼達旦。這夜十五日是正夜,年年規矩,官家親自出來,
賞玩通宵,傾城士女,專待天顏一看。且是此日難得一輪明月當空,照耀如同白
晝,映著各色奇巧花燈,從來叫做燈月交輝,極為美景。襄敏公家內眷,自夫人
以下,老老幼幼,沒一個不打扮齊整了,祗候人牽著帷幕出來,街上看燈遊耍。
──看官,你道如何用著帷幕?蓋因官宦人家女眷,恐防街市人挨挨擦擦,不成
體面,所以或用絹段或用布匹等類,扯作長圈圍著,只要隔絕外邊人,他在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