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她發現,剝離了色彩,氣味,聲音等感官的資訊,她就算變成一個人形泡泡……
但是,她並沒有消失。
世界也沒有消失。
她漸漸看到了一些特別的東西,一團團,一簇簇的,有大,有小,有遠,有近,不同形狀,不同的律動……
似乎,它們都是有生命的。
它們開始向她聚集,很快又拼湊出一整個泡泡世界。
但這卻絕不乏善可陳。
如果仔細凝視,就會發現,它們同樣鮮活,同樣生動,甚至,比之前色彩斑斕的世界,要更加豐富多姿。
每一團,每一簇,都是不同的。
它們自帶著獨特的資訊因子,和別的泡泡涇渭分明,卻又似乎有生命一般,在律動中不知不覺完成了交換。
又或者是轉變?
赤水瞬間就著迷了。
她的心神瞬息間就擴散出去。
這裡在發生變化?
它們是因為什麼原因?發生變化的條件是什麼?如何交換?交換後有何不同?
如果說,之前身化成念,是資訊的收集,爆炸的資訊是對她心神的極致考驗,那麼,現在就像是對資訊進行分類、加工和處理。
啊!這裡原來是這樣。
還有那一處也是類似,只是新加入了一個變數。
如果再換一個變數、兩個變數……
假設,試驗,總結……
這似乎是……因果?
與平常生活中人們總結經驗得出結論不同,條件大多是模糊的,結論也相當侷限,但眼前一切,卻是將所有虛無飄渺的玄奇,透過這種方式,明明白白的展現出來。
這就是造化天書。
這看起來很簡單,但就算是無限接近尊者的歸一期大能,不是身處其中,都完全無法理解。
就好像是一道高難度的數學題。
當你沒弄明白之前,你看它,就像是一個謎,一個黑匣子。
只有將謎解開,開啟這個黑匣子,你又恍然大悟,原來它是如此簡單。
修者頓悟,醍醐灌頂,莫約如是。
從這又可以看出,這與修者自身的實力息息相關。
畢竟,小學生是無法理解諸如微積分、線性代數等知識的。
悟道也如此。
造化天書就像是一個伺服器,而每一位修者,就像是一個特殊的接入埠。
或許造化天書輸出的資訊是一樣的,但每個埠因為自身條件不同,所能接收到的資訊,可能也有懸殊?
赤水腦海不自覺浮現一句話:每個人所看到的世界都是片面的。
視野有範圍,目光有侷限,沒有人能夠獲取到全部的資訊,除非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