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青枝話音剛落,即便是賀連鈞也被虞青枝的說法驚得瞪大了眼。
他朱天賜和顧元侑說,糧食畝產能達到四百斤,已是他能想到的,糧食最高產的情況了。
虞青枝笑道,「相公放心,我既然敢說出口這樣的話,自然是有信心能做到的,只是糧食從播種到收穫還需幾月的時間,這幾個月縣裡的百姓吃什麼……」
虞青枝滿臉愁容,「旁的我倒也尚能接受,但那日張伯跟我說起,他村子裡有個七八歲的幼、童,本是個極聰明乖巧的孩子,只因為這饑荒,竟然被自己的父母賣給了縣城那種場所,換了幾擔糧食回去……」
歷朝歷代都有達官貴族,不愛嬌妻美妾,偏愛幼、童,虞青枝原本只在歷史書上草草瞥見過這樣的描寫,直到自己身處在這樣的時代了,她才知道這是一件多麼殘忍的事情。
賀連鈞安慰道,「娘子放心,今日元侑早已經安排好了一切,如今縣城的糧庫和朱家的糧庫,應當能撐的上八日,這八日我帶著一隊人馬,去周邊的縣城買些糧食回來,總能撐過去的,娘子莫要過於擔心。」
聽聞賀連鈞要出遠門,虞青枝只覺得心頭髮慌,她扯住了賀連鈞的袖子,眼中帶著不捨和擔憂,「相公要去哪裡?要去多久?」
「不過是去周邊的縣城買些糧食回來,這樣的大事交給誰都不放心,還是得我親自去一趟,想來不過十天半月便可回來。」
虞青枝手裡揪著賀連鈞的袖子,嬌豔的面龐上盡是化不開的不捨,晃得賀連鈞眸色一暗,他抬手輕輕的撫上了虞青枝的面龐,動作輕柔不捨。
「相公自己一人出門在外,千萬保重好身體,我……我在家等著你回來……」
虞青枝說完,忙鬆開了賀連鈞的袖子,紅著臉躲了出去。
而賀連鈞怔怔的望著她離去的方向,卻是一臉深思不知在想些什麼。
第二日一早,賀連鈞便早早地吩咐嚇人套好了馬,準備先去鹿鳴縣附近的縣城看看。
卻不想他正要啟程之時,姜忱卻牽了馬走到了他跟前,問道,「何時出發?」
賀連鈞睨他一眼,冷聲道,「即可便走,你牽著馬是……」
「自然是與你一同去,不然我你不在家中,我同虞妹妹一起
朝夕相處,你哪能放得下心?」姜忱存了調侃賀連鈞的心思,笑著說道,「多虧我是個不會趁人之危的正人君子,我雖然對虞妹妹有意,但我會等著你回來,咱倆一較高下,不會趁你不在進水樓臺。」
賀連鈞心中閃過一抹喜悅,但卻被他自己直接忽略,他仍是板著臉,說道,「你這是說的什麼話,我同她不過只有夫妻之名,也只把她當成是妹妹,你若當真對她有意,大可直接跟她說,我哪裡會有什麼不滿。」
聞言姜忱面上便帶了幾分不屑,他翻身上馬,居高臨下的看向賀連鈞,「像是虞妹妹這樣好的姑娘,你若是心中有意,我勸賀兄好好把握,不然總有一日追悔莫及。」
賀連鈞並未應聲,只是沉默著一甩馬鞭,將姜忱等人甩在了身後。
幾人一路飛馬,往鹿鳴縣東邊而去。
鹿鳴縣東邊,正是南朝最大的縣城——同心縣。
同心縣正處在南朝運河及商道的交叉線上,是南朝最繁華的縣城,賀連鈞選擇首先來這裡,也是看中這裡行人如織、商人眾多,南來北往的商人都喜歡在這裡落腳,他想買到大量的糧食,只有同心縣最合適。
幾人駕著快馬,不過三日的時間便到了同心縣,賀連鈞和姜忱先找了個客棧落腳,休息一夜後,二人便早早地出了門,一路打聽著往最繁華的糧市而去。
而賀連鈞走後不久,便有一行人敲響了賀家的大門,來人一看便氣度不凡,身上穿的更是名貴的綢緞,門房的下人不敢擅作主張,便通傳到了虞青枝那裡。
想起前幾日,賀連鈞提起謝家人一定會想盡辦法登門拜訪,虞青枝便趕忙換了身能見客的衣裳,到了前廳。
早有下人上了茶,虞青枝到前廳的時候,只見有一仙風道骨的老叟,正盯著前廳的一塊匾額看的出神。
那塊匾額正式全家人剛搬進來的時候,賀連鈞親手所寫,寫的也不是什麼引人注目的內容,不過是「風朗氣清」四個大字。
「風朗氣清……」那老叟不由得念出了聲,虞青枝站在他身後行了個禮,道,「民婦虞氏,見過謝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