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楚、越三國混戰的訊息,傳到趙國邯鄲。趙國大臣都認為中原第三次大戰恐怕也難以避免。趙國如何才能在這才大動亂之中,取得最大的利益,這是趙雍和趙國諸臣皆關心的話題。眾人一致認為,楚國對戰齊、越,韓、魏兩國不會袖手旁觀,定會幫助齊、越對楚。趙國也不如加入齊國的陣營,南下攻擊楚國。
趙君雍聽了眾人的意見,也不表達自己的意見,宣佈散了朝會。
肥義、田不禮、李兌等人離開宮殿,剛行至宮門,便被穆澗攔下。穆澗上前對著三人行禮道:“三位大人,君上有請。”
三人來到大殿,行禮道:“臣,拜見君上。”
“請坐。”趙雍抬手道:“寡人召你們來是有要事商議。”
待三人坐定之後,趙君雍開門見山地道:“齊、楚、越三國混戰,會引發第三次中原大戰嗎?”
肥義答道:“齊、楚、越三國都是萬乘之國,也是昔日的霸主。三國相互制衡,誰也滅不掉對方。臣覺得中原局勢會亂,但不會引發第三次中原大戰。”
田不禮也道:“臣附議。”
李兌也拱手道:“臣也附議。”
“寡人在朝堂上沒有表態,就是不想插手中原之事。”趙君雍神色嚴肅認真地說道:“秦國陷入內亂,齊、楚、越三國混戰,韓、魏等中原諸侯的目光也定在了南方。這是上天賜給寡人的大好機會。寡人不南下攻楚,但是可以攻打中山國。”
肥義驚慌道:“君上,打算對中山國動手了嗎?”
“寡人正有此意。”趙雍點了點頭,“攻伐中山國事大,寡人不能當著群臣的面說出來,所以才將你們找來商議。”
肥義道:“君上,我們厲兵秣馬準備了這麼多年,是該對中山國動手了。”
田不禮也道:“中山國雖小,但對趙國危害巨大。我們不對中山國動手,爭霸中原就會有掣肘。如今,秦國亂了,齊、楚也亂了。此刻是上天賜給我們攻打中山國最好時機。臣,贊成攻打中山國。”
趙雍道:“秦國陷入內亂,短時間內沒有人能夠平定這場動亂。寡人估計,秦國也會亂上幾年。齊、越、楚三國混戰,也會吸引中原諸侯的目光。寡人就要利用這個機會,試探一下中山國。寡人也想知道,中山國以儒學治理國家,究竟有多少實力。”
李兌拱手道:“君上,中山王厝健在。此時不是攻伐中山國最佳時機。不如我們在等幾年,中山王厝去世後,再攻打也不遲。”
田不禮反對道:“君上,時不我待。如果我們錯過了這個機會,恐怕會再等幾年。”
“不錯,寡人已經年過三旬。也不知上天會給寡人多少時日。”趙雍眸色明亮,態度堅定,“寡人不能再等了。寡人要在中山王厝活著的時候,給他提前送份葬禮。”
李兌問道:“君上,有自信攻破中山國嗎?”
趙雍怔了一瞬,苦笑道:“寡人沒有十成的把握。”
李兌道:“一旦,我國和中山國開戰,勢必要分出勝負。勝負不分,兩國兵戈不止。一旦諸侯插手中山國內政,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寡人就和諸侯賭時間。誰快,誰就是贏家。”趙雍果斷道:“犀首曾說過,中山不滅,趙國不興。寡人隱忍了這麼多年,是該著手解決趙國的心腹之患。”
李兌道:“君上,我們對中山國和齊國一點都不瞭解,冒然出兵會吃大虧的。”
趙雍雙手擊掌,四名內侍抬起兩個大箱子。
肥義指著箱子問道:“君上,這裡面是是什麼。”
穆澗見君上示意他說下去,拱手道:“去年,君上帶著我等前往邊境實地考察,我們抵達了九門。”
肥義聞言,瞳孔睜大,“君上,怎能前往危險之地。”
趙雍展開雙手道:“寡人不是好好的回來了嗎?”
穆澗接話道:“我們不僅抵達了九門,還在九門修築了野臺,觀察齊國和中山國的邊境情況。”
田不禮問道:“這些就是君上收集有關中山國和齊國的情況。”
“不錯。”趙雍抓起一封竹簡,“這裡面記錄了中山國的軍事情況。”
“哈哈哈哈。”肥義大笑道:“君上游了大陵,遇見了君夫人。君上從此避宮不出,不處理政事。國內大小事,你都交給我去處理。我曾認為君上沉迷於溫柔鄉,不務正業。我甚是擔心君上…現在看來,臣誤會了君上。君上,揹著我等做了許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