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趙武靈王英雄傳> 第三百三十章 寡人為刀俎,楚王為魚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三十章 寡人為刀俎,楚王為魚肉 (1 / 3)

楚王雖答應去秦國會盟,但秦國數次欺辱他,還是令他心有餘悸。楚王若不去秦國,不僅會被秦王小覷,也會被中原諸侯恥笑。公子芾入齊為質,齊人入秦為相,也讓楚王誤判形勢。楚國目前的國力,對付秦國尚且有餘,再加上齊、韓、魏,楚國凶多吉少。楚王為了楚國,為了江山,為了回到楚國霸業時代。秦王邀請他會盟,他不得不去。

此次會盟,楚王相信,秦王也不敢要求他過分之事。秦國雖無道義,但不能沒有底線。秦王在會盟之時,真的對他不利,違背道義,不僅會遭到楚國的沉重打擊,也會遭到諸侯共同討伐。秦王是不會愚蠢的去挑戰維持天下諸侯的秩序。

楚王自信,甚至是自負,楚國雖奈何不住中原諸侯群起攻之。但是對付秦國是綽綽有餘。楚王仗著國力強盛,去武關與秦王會盟,並洽談商於之事。楚王也可以會盟的形勢,索回被秦人佔領的疆土。

楚王也不是糊塗之人,既然去秦會盟,就要做好準備。如果他在會盟之時,真的出現意外,那麼楚國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國內無主,就沒人主持朝政。

為了避免楚國無人監國的情況,楚王讓兒子子蘭監國,令尹昭雎輔國。昭鼠、熊彪二人,領著十萬大軍,駐紮在秦、楚邊境之上。

一切準備就緒,楚王還是不放心,秘密派人入秦,探聽虛實。經過一番折騰之後,楚王總算踏上了遠去秦國的道路。楚王往北而行,抵達秦、楚邊界關隘…武關。

武關,春秋時,是楚國的疆土。楚國稱之為少習關。

少習關,北依少習山之巖險,東、西、南臨河谷之絕澗。山環水繞、險阻天成,城東有四道嶺,嶺高且陡峭,上山一道,不容並騎。

這座關隘,對楚國來說,並不陌生。

秦、楚曾因為武關,雙方交戰多年。秦國佔據地利之故,據險堅守,多次擊敗楚國。楚國為了向東發展,穩住秦國。楚國十分大方的將這座關隘贈送給秦國。

秦國得到少習關,將之更名武關。故而秦國咸陽成為四塞之地。

秦東有函谷關,阻擋中原諸侯西進;南有武關,阻擋楚國北上;西有蕭關,阻擋戎狄東進;北有散關,抵禦義渠人南下。秦國能夠與諸侯爭天下,皆是因為關中八百里沃土,又有四塞之地。

楚王看著這座關隘,嘆息道:“此關歸楚,何愁秦國不破。”

楚王身邊的衛士高呼道:“楚王在此,還不快開啟城門,讓秦王出來相迎。”

城樓上的秦人見了,忙道:“開啟城門。”

不多時,武關城門開啟,湧出一隊秦軍。

楚將景滑看了看城樓上的秦人,又看了看湧出的大批秦軍。不知為何,景滑心中湧出強烈的不安。也許是多年的征戰疆場直覺告訴他,秦人有陰謀。

景滑走進楚王,低聲道:“王上,情況有些不對。”

楚王躊躇滿志,豈會將景滑之語,放在心上,淡淡地問道:“有何不對。”

景滑道:“武關,關係著秦國咸陽安危。武關城破,拱衛秦都咸陽就剩下藍田。藍田若破,便無險可守。王上莫非忘了十幾年前,我軍兵抵藍田,與秦人血戰。秦惠王不僅四處調兵譴將,還將諸公子送至藍田。秦人妄圖與我們在藍田最後決戰。”

楚王想著十幾年前有機會攻破藍田,抵達咸陽,向秦王興師問罪。只可惜,韓、魏趁楚不備,大舉南下,導致楚國全線崩潰。楚王念及此處,無不痛恨韓、魏,語調憤怒道:“若非韓、魏,豈能有今日的秦國。”

景滑也為錯失破秦的大好機遇,無比惋惜,“武關是拱衛藍田,王上,可有感覺何處不對勁。”

楚王往四周看了看道:“寡人沒有覺得何處不對勁。”

景滑道:“武關地勢顯赫,應該重兵把守才是。”

楚王笑道:“寡人是和秦王會盟的,又不是來打仗的。秦王派重兵把守,豈不是讓人心生疑慮。”

“王上所言極是。”景滑還是覺得那裡不對勁,“但臣還是覺得有問題。”

楚王見他太過謹慎,嘲笑道:“你啊!多慮了。”

景滑低聲道:“王上,身處險地,還是小心些。”

楚王輕蔑地說道:“秦國豈敢對寡人不利。”

這時,秦將庶長奐,從關內走了出來,上前行禮道:“楚王,吾王等你多時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