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趙武靈王英雄傳> 第一百八十六章 伐宜陽,定三川,車通周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八十六章 伐宜陽,定三川,車通周都 (1 / 2)

出函谷,伐宜陽,定三川,以通周室,秦國大臣聽到這個訊息,整日惶恐不安。秦國此舉是和整個天下諸侯為敵。當今王上是糊塗了,才會做出這樣的政令。奈何,秦王蕩深居宮中,不召見各位大臣。諸位大臣商議之後不約而同來到右丞相贏疾府中。

秦王蕩封贏疾為右丞相,封甘茂為左丞相兼上將軍,主管軍政大事。贏疾心裡明白,這是秦王蕩在削弱他的權利。然而,甘茂因為入蜀平叛,尚無其他軍功,地位居於他之上。贏疾心有不服,也不能左右秦王蕩的意見。尤其是秦王蕩不顧朝臣的反對,重用孟賁、烏獲、任鄙等尚無軍功之人擔任大官。

贏疾稱疾為由,不朝,以此給秦王蕩施壓。秦王蕩也不服軟,讓贏疾靜養。贏疾一靜養,轉眼間就是三個月。

庶長禹進入右丞相府,泣聲道:“右丞相,秦國還不足以挑戰天下諸侯。王上之舉,將會給秦國帶來災禍。請丞相入宮有說王上。”

眾人附和道:“請右丞相進宮有說王上。”

贏疾雖不在朝,但也關心秦國的動向,抬手道:“諸位,快快請起。”

庶長禹道:“右丞相不進宮有說王上,秦國就完了。今日,右丞相不答應我等訴求。我等就長跪不起。”

“諸位,有什麼話起來,我們好好說。”贏疾對著眾人道:“你們關心秦國安危的心情,我也理解。當今王上,豈能聽得進去我的諫言。”

“右丞相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又是王上叔父。右丞相說的話,王上豈能不聽。”

贏疾見眾人一再懇請,嘆道:“你們快起來,我答應你們,進宮有說王上。”

眾人聞言,方才起身。

贏疾來到咸陽宮,面見秦王蕩。

秦王蕩見他出現在宮中,笑道:“叔父,你病了,不在家中休息。怎麼來宮中了。”

贏疾答道:“王上,臣病了不要緊。秦國病了,那就嚴重了。臣見秦國病了,豈能不來規勸王上。”

“叔父,你的訊息還真靈通啊!”

“王上欲攻韓國,定三川,車通周室。如此重大的事情,為何不與寡人商量。”

秦王蕩臉色僵硬,陰沉道:“你是在指責寡人嗎?”

贏疾忙道:“臣不敢。”

“右丞相,真的不敢。”

“臣不敢。”

秦王蕩冷聲道:“你還知道自己是臣,寡人就放心了。右丞相,寡人是君,有什麼想法,自然不用和你商量。”

贏疾瞪大雙眼,雙眸露出很複雜、很困惑地表情,“王上之意,臣聽不明白。”

“右丞相是聰慧之人,不用在寡人面前裝糊塗。”秦王蕩雙眸露出一股寒冷的氣息,“寡人趕走張儀、魏章,削弱魏籍大臣,你不滿意。寡人平定蜀亂,你也不贊同。寡人以孟賁、烏獲、任鄙等人為大臣,你稱病不朝,向寡人施壓。寡人以甘茂為左丞相兼上將軍,你也心懷怨憤。請你告訴我,寡人要怎麼做,才能令你滿意。”

贏疾保張儀,一來是因為他認為,張儀縱橫之才,橫貫古今。秦國留下張儀,定能為大秦的基業效力。二來,張儀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是秦國的大功臣。三來,贏疾忌憚張儀。張儀不能被秦國所用,也不能讓他離開。犀首離秦給秦國帶來的災難,令他終身難忘。

贏疾保魏章,保魏籍大臣,那是因為這些人雖然是外臣,但他們是真心為秦國效力。丹陽、藍田一役,這些人為秦國出生入死。至於巴蜀叛亂,贏疾主張棄之。則是因為秦國制定的國策是在東出函谷,染指中原,而不是為了巴蜀蠻荒未開化之地。

贏疾沒想到秦王蕩對自己懷有如此深的成見,“王上,伐韓,定三川,車通周室,關係重大,請王上三思。”

“我是秦國的王。秦國的事,由寡人說了算。”秦王蕩道:“右丞相只需安心養病,秦國之事,不用你操心。”

贏疾琢磨這幾句話,心中燃起一股涼意。贏疾吸了一口氣,仰天悲呼道:“大哥,弟有負你所託。”

“外事、內事不決,多向你叔父請教。”這是秦惠王臨終前對秦王蕩說的。秦王蕩繼位以來,破五國,平蜀亂,伐義渠,驅張儀、削弱魏籍大臣潛藏的隱患,從而穩定秦國朝政。為何在贏疾卻看不到他立下的功績。東出函谷、伐宜陽、定三川,車通周室,問鼎中原,這也是先君未完成的霸業。他去完成,又有何不妥。秦王蕩聽到贏疾之語,是用先王來壓他,雙手握拳,咬緊牙根。

贏疾緩緩舉起雙手,取下那頂至高無上的相帽。

甘茂見狀,忙道:“右丞相,你這是為何。”

贏疾不理會他,面視秦王蕩,“王上,臣年邁,也不能為國效力。秦國之事,不在讓我操心。臣留下來,也沒有什麼用。王上,請允許我辭官歸隱。”

秦王蕩見贏疾雙眸意志堅決,心下慌亂,忙道:“秦國還需要叔父。叔父怎能離秦國而去。叔父要走,寡人絕不答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