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國聯軍聲勢浩大逼近函谷關,擺下陣勢與秦人決戰。贏疾站在函谷關城頭山,看著人影傳動,旌旗招展。五國之勢,不能讓人小覷。楚將昭陽見秦人龜縮在關內,不敢出來迎戰。派出將士前去辱罵,甚至讓將士拉開褲子撒尿以此羞辱秦人。秦王嬴駟以贏疾為主將鎮守函谷關時因為他明白自己這個弟弟最大的優點就是沉得住氣。贏疾鎮守函谷關,認真履行張儀定下的計策,無論聯軍如何羞辱、謾罵,他閉關不出。
贏疾雖能做到心靜如水,兩耳不聞。但贏姓趙氏的子孫可聽不得聯軍的謾罵。贏姓子孫只會在戰場上勇敢的搏殺,絕不會躲在城內當縮頭烏龜。秦國眾將屢次請戰都被贏疾駁了回來。眾將士情緒躁動,皆說王上怎麼派了一位貪生怕死的人來作為主將。一時間,函谷關內的秦國將士,情緒高漲,皆說贏疾的壞話。
好在,贏疾出征,嬴駟當著全國將士的面,授予他生殺大權。這些將士只是嘴上抱怨幾句,也不敢公然違抗主將的命令。因此,函谷關內的局勢全部掌控在贏疾的手中。楚將昭陽見將士們在城下罵了好幾日,秦軍就是避而不出,氣得他大罵道:“秦人,膽小如鼠。”
既然不能激怒秦人出來決戰,那就只能將秦人引出來。然而,贏疾就是不上當,坐在城樓上大口吃著羊肉歡呼道:“別費力氣了。我是不會出戰的。”
楚將用了很多計策,皆不能引誘秦人。於是,他在主君大帳,召集各國主將前來議事,商討如何才能攻破函谷關。商議無果,楚將昭陽怒道:“明日發動總攻,強行攻打函谷關。”
公孫衍曾經為秦國立下戰功,自然知曉函谷關的地勢走向。函谷關易守難攻,強行攻打,只會損兵折將。公孫衍建議,繞開函谷關攻打秦國。楚將昭陽怒道:“區區函谷關,豈能阻擋我三十多萬將士。明日看我楚人是如何教訓秦人的。”
公孫衍見楚將蠻橫無理,也不在多說一句。既然楚人聽不進去意見,那就讓秦人收拾一下他們桀驁的個性。
翌日,楚軍用過早飯。
昭陽拔出長劍,對著楚軍道:“諸位將士,拿出楚人的勇氣,用你們的劍,斬殺敵人。”
戰鼓雷動,楚軍發出嗷嗷地喊聲,湧向函谷城樓。魏將公孫衍、韓將韓鵬、趙將趙歇和燕將姬平站在高處,目視著楚軍一窩蜂地往函谷關衝去。公孫衍搖了搖頭,發出嘆息道:“無畏的傷亡。”
秦人見楚人來攻,先是在城樓上射來密密麻麻地箭雨,招呼楚人。楚人不計傷亡,前赴後繼的前進。楚人戰鬥不怕死的精神,著實令人敬佩不已。然而秦人憋了很久的怨氣,統統發洩在楚人的身上。城樓下躺滿了許多楚人的屍體。昭陽見城樓久攻不下,還折了這麼多將士。再看看聯軍陣營也美人不前來支援。再打下去,楚軍怕是會損失嚴重。為了儲存有生力量,昭陽只好下令大軍撤退。
秦人見楚人退了,高喊道:“秦國萬歲,秦王萬歲。”
昭陽灰溜溜地回到主君大帳,便聽見三晉男兒譏笑他楚人不行,頓時勃然大怒。既然三晉男兒厲害,他決定不再讓楚人衝鋒打頭陣。然而,三晉男兒並沒去準備與秦人決一高下,仍舊按兵不動。
昭陽拿出統帥的身份,來壓制諸國將領,怒道:“我楚軍攻城,損失了許多將士。是不是該你們去攻打函谷關了。”
公孫衍正色道:“函谷關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美譽。強行攻城,只會損兵折將。三晉男兒不怕死,但也不會平白無故丟了性命。”
昭陽回道:“沒有什麼山川大河能夠阻擋我楚人的步伐。”
姬平譏諷道:“楚人的確厲害,攻一座城池,便會丟下了幾千具屍體。”
“你…”昭陽劍身離殼,準備教訓一下燕人,“有本事來場決鬥。”
姬平血氣翻湧,高喊道:“來就來,豈能怕你不成。”
公孫衍見兩人一言不合,便拔劍相向,插在兩人中間,制止道,“我們是來攻秦,不是來吵架的。”
昭陽一臉怒意將長劍送回劍鞘,嘴裡發出不平之音。姬平見對方收手,他也不在進逼。畢竟燕人只有五萬,楚人尚有六萬多。若是兩國動起手來,他是佔不到便宜。昭陽問道:“犀首,有何辦法攻入函谷關。”
公孫衍舉著四根手指,一字一字道:“按兵不動。”
昭陽眉宇高挑,“我們五國聯軍可不是來秦國看風景的。”
公孫衍笑道:“將軍說怎麼辦。”
昭陽厲聲道:“戰。”
公孫衍又問道:“請問將軍如何戰。”
“當然是使用車輪戰術,不分晝夜攻打函谷關。我就不信,三十多萬將士打不下區區函谷關。”
“攻城已然讓我們疲憊。”公孫衍冷笑道:“如何對付兇狠地秦軍。”
“犀首,你說不能打。”昭陽提高聲調道:“難不成我們撤軍不成。”
“函谷關並非不可攻破。”
“如何破之。”
“我們在城下繼續辱罵秦人,激發秦人骨子的血性。”
“秦人閉關不出,那又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