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子還在當宅男時,沈崇曾被一個綜藝節目裡的段子震得外焦裡嫩。
節目裡說有家人的小孩子喜歡滑雪,那家人的奶奶就給孩子修了個滑雪場。
那孩子喜歡模型和機器人,那家人又在家裡修了個機器人訓練場。
當時沈崇樂得不行,覺得做綜藝的人為了節目效果連臉都不要了,連基本法都不講了,牛皮吹起來都快上天了。
世上怎麼會有這麼滑稽的事,完全不可理喻。
現在他知道了,這都是真的。
有錢人的快樂他當初想象不到。
還有人說,也有父母信奉財不露白的道理,故意在子女面前裝窮,故意磨練子女吃苦耐勞的能力。
事實上,真正信奉財不露白的只有中國式家長,並且還得是那種突然暴富起來,社會關係和社會地位與個人財富不匹配的中國式家長。
真正穩定的頂級富豪階層,根本不講究這個,只講究從一開始就給孩子提供最好最優秀最科學的現代教育資源。
人家的孩子就連吃苦,吃的也是投資百萬千萬級以上的苦。
譬如欣欣。
第二天一早沈崇就開始帶著欣欣在準備演講稿。
他本來想自己代筆的,但林知書把這主意給砍了。
孩子媽臨出門前是這樣說的,“我差不多也在欣欣這個年紀吧,就曾代表華國參加世界級的少兒演講大賽,早點接觸這些東西,早點建立自信,在十歲之前與同齡人迅速拉開差距。”
沈崇瘋狂鼓掌,“哦喲不錯哦,真沒看出來咱媳婦還是個小天才呢,棒棒噠!”
林知書被他這真·天才的揶揄逗得氣不打一處來,扭頭就跑,“再見!”
她也是覺得好笑,自己簡直失了智,怎麼會想到在這位主面前炫耀自己小時候那點“天才”過往。
沒得聊,特別容易把天給聊死。
等孩子媽一走,父女倆開始大眼瞪小眼,陷入迷惘。
沈崇一開始覺得很容易,不就是個演講嗎,自己協助欣欣弄個演講稿出來,欣欣又不笨,自己就更不用說,那不得是分分鐘的事?
後來的事實證明,他想多了,這事確實有難度。
“欣欣,你媽媽讓你到小學的講臺上給大家說電話,講臺下面有其他的小朋友,也有叔叔阿姨,還有老師和校長,你到時候想說什麼呀?”
尋思良久,沈崇如此問道。
欣欣用手指撐著下巴,嘟起嘴唇,沉吟道:“大家早上好,吃飯沒有?”
沈崇一拍額頭,真是心塞。
欣欣再小天才,畢竟沒滿六歲,想讓她像大人那樣不太現實。
五六歲,正是小孩子從“無知”到“有知”邁進的過程,其思維邏輯的框架正在形成,但又並未完全固化。
他們看待世界自有一套思維模式,關注的點和大人不太一樣,在這個過程中,大人給予正確的引導,自然而然的便能形成正確的思維。
沈崇眼珠一轉,有了主意,引導起來。
他問道:“吶,欣欣,我問你啊,如果爸爸媽媽和你一起出門吃飯,我們在街上遇到了一群認識的人,你應該怎麼和人打招呼?”
欣欣斜著腦袋想片刻,似乎是在腦子裡構建畫面感,然後試探著問道:“叔叔阿姨你們好?”
沈崇一拍手掌,“哎,這就對了!那你在大會上應該怎麼說第一句話呢?”
“各位叔叔阿姨,各位老師,你們好?”
沈崇直咧嘴,孺子可教也。
有個聰明伶俐的女兒就是這點好,學東西就是快。
欣欣把華國日常演講裡特別重要的幾個詞,“尊敬的”、“領導”給忽略掉了,但沈崇認為這不是什麼大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