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山石壁下。
李不琢對法門關鍵所在的大悲心有所領悟,離實修觀想法相還遠,但能結出識印,已有了透過第一道石壁的資格。
只不過那橫在山門前的奢吳仍是一道難題。
“佛門聖尊具大悲心,就算把奢吳鎮壓在梨山石壁下,也不至於將它貶為妖身。”
李不琢打量著不遠處的奢吳,發現它也是在參悟業火三十三相。此法門最能盪滌罪業,這多半就是奢吳苦心參悟的原因。
又見捆住奢吳四足的鎖鏈緊勒入肉,想必被鎖鏈捆住時,奢吳的身軀還沒如今這般龐大,李不琢若有所悟。
對於奢吳的存在,他有了些許猜想,正準備走向山門,破壁的同時驗證所想,背後卻有人叫住了他。
李不琢轉身一看,來人是方泰柯。
“方兄有事?”
方泰柯揹著一柄木劍,走近道:“二月二,升邪劍冢將開,你可願前來觀禮?”
“升邪劍冢將開?”
李不琢心頭微微一驚,方氏世代誓死守護劍冢,只為等陳蜇龍兵解轉世之身歸來,怎會貿然開啟?
再想到他推斷出方泰柯出山是為尋找陳蜇龍轉世,難道方泰柯真找到了?
又考慮到方泰柯求蠱雕和入壺天的時間,想必方泰柯就是在壺天之中找到了陳蜇龍的轉世之身。
若細數壺天府試裡驚才絕豔者,李不琢拋開自己,結果已呼之欲出。
“陳閬真便是蜇龍真君?”李不琢看向方泰柯,試探問道。
方泰柯心中有些訝異,他只邀李不琢去觀禮,李不琢一轉眼就想到這層,不愧是北丘觀碑甚至壓過了陳閬真一頭的人,也不隱瞞,點頭道:“不錯。”
那日陳閬真一語道破《易·龍圖》總綱,又直接看破他的劍術,方泰柯已有九成確定,陳閬真便是蜇龍真君轉世。
“可喜可賀,待真君重拾前世修為,天宮又要多一名半聖。”李不琢的猜測映證,不禁心中微微一沉,今年府試竟來了個玄門真君的兵解轉世之身,得解元的難度又要再高一籌。
心道:“陳閬真竟然是蜇龍真君轉世?難怪如此年紀,已有半步宗師修為。不過,他在北丘只參破四十五碑,不知是自覺已參悟足夠於是不再往後看,還是因為兵解轉世受胎中之迷所擾,還未尋回前世感悟,所只破了四十五道碑……”
雖說北丘觀碑時,他破盡七十二碑,遙遙領先,但在梨山石壁下,他借夢中春秋參悟了兩日,才結出業火燔身惡鬼相的識印,而符膺與陳閬真,並無這等神通相助,卻走在了他前面。
其實有這層擔憂,卻是李不琢妄自菲薄了。
法相亦有上下之分,人族法門比起異族法門,又更加幽微,他參悟的業火燔身三十三相結出識印的關鍵在於“大悲心”,感悟大悲心的難度,比起梨山石壁上其他五種上等法門結成識印的難度加起來都高,這也是為什麼連奢吳都苦心參悟這法門,三百年也只修成第八相。
“觀禮之時,你可會來?”方泰柯問道。
李不琢想也不想,便點頭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