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的主題,就是企業是否可以因為成績獲得特權,從而產生不公平的社會對映。
“江州的兩家企業,蘇氏集團和華美科技,在省裡都算比較知名的公司。正因為他們貢獻了很多稅收,提高了省內全民gdp總產值,所以就有了部分特權。這次的老城拆遷,所有相關部分都拆了,唯有這兩家的居所沒有動。如果傳出去,老百姓會怎麼看?”梁鴻光義正言辭的說。
黃韶山沒有說話,只保持著臉色的微笑,而負責老城拆遷的副手則開口道:“鴻光同志,事情是這樣的。蘇氏集團的故居,是省裡的文化遺產,而且正在報國家級審批。華美科技也是差不多,他們那座園林,本來就是好地方,拆了確實可惜。再加上他們並不在那裡住,反而會偶爾開放供人有償遊覽,不拆也是情有可原的。”
“明明可以免費給老百姓看,為什麼會是有償?他們這種行為,明顯是為了謀私利!我還是那句話,不能因為企業貢獻大,就區別對待!何況這些企業的成長,本身就和老百姓的支援分不開,如今需要他們反哺社會,也很正常。”梁鴻光說。
“話是這樣說,但我們沒有足夠的理由啊。”那位副手說。
“我不覺得。”梁鴻光示意了一下,秘書立刻過去開啟投影儀,把資料對映在大螢幕上。
“蘇氏集團,作為省內知名的上市公司,竟然搞出了違法的專案瞞報,現在已經被人告上法院了。這樣的企業,是沒有公信力的,還談什麼貢獻。再大的貢獻,不為廣大人民群眾考慮,那也是披著羊皮的狼!”梁鴻光說。
眾人看向大螢幕,果然是法院的正式通告。
蘇氏集團因為涉嫌隱瞞重大專案披露,且對股東隱瞞真實利潤和專案進展,已經被證監會和蘇氏本業同時提起訴訟。
相關的資料,都列的清清楚楚。
而華美科技也是一樣,同樣存在一些小問題。
按照慣例,這樣的小問題在宏觀之下,是不會被追究的。畢竟它的貢獻,遠遠大過於這點瑕疵。
可是當梁鴻光上綱上線的時候,卻沒人能去反駁他。
只有寧一海皺著眉頭,說:“鴻光同志,我認為蘇氏集團這件事情,還需要經過嚴密調查再做結論。就算他們被提起訴訟,也還沒經過審理。如果因此斷定他們失去了公信力,對人民群眾造成損害,是不是太武斷了?”
梁鴻光笑了笑,說:“一海同志說的對,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在於,老城改造是整個江州市,乃至整個省都會受益的大專案。如果這兩家公司本身的存在,是為了做貢獻,那麼他們讓出故居,給省裡幾千萬老百姓做更多貢獻,難道有錯嗎?”
這話有理有據,眾人互視一眼,都不知道該怎麼說。
他們都看出來了,梁鴻光是鐵了心要把蘇氏集團和華美科技的故居給拆掉。
是要隔山打牛?
幾人的目光,不由看向黃韶山,會議室裡頓時寂靜下來。
過了半分鐘,黃韶山笑了聲,開口說:“我認為你們說都很有道理,鴻光同志站在了人民群眾的利益上,提出了很寶貴的意見。拆,不是不可行,但要有足夠的理由。拆掉之後,收穫是否大於損失,以及對企業掌控者的補償是否到位,這是最主要的問題。所以,我覺得事情不能太快決定,最起碼,得等法院的審理結束。”
很明顯,這是一個拖字訣。
類似這種案件的審理,通常沒有一年半載都結束不了。
一年的時間,足夠發生很大的變化,誰也不知道後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梁鴻光清楚黃韶山的打算,誰都不想得罪,又不想讓人覺得怕了自己,所以才把這件事往後拖。
不過,拖就有用嗎?
他在心中冷笑,表面上卻滿臉歡喜:“韶山同志說的沒有錯,這次會議,只是我針對近期調研進行的一個總結。各位說的都很不錯,尤其一海同志說的對,不能太武斷做決定。倘若企業真的沒有問題,那就再說。”
寧一海微微皺眉,他聽出梁鴻光依然沒有放棄的打算。本想多說兩句,可看了看黃韶山的神情,便閉上了嘴巴。
大家長都不急,自己急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