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古籍記載,公輸班曾經確實做過可以在天上連飛三天三夜不落地的木鵲。
但墨子卻說,這木鵲飛的再久,也不如普通工匠短時間內內削出來的車轄。有了車轄,就可以擋住車輪不從軸上滾落,從而使得車子可以負重百斤而行。
和簡單的車轄相比,你這木鵲有什麼用?
公輸班聽完,覺得墨子說的對,所以就不再搞這些花裡胡哨的東西,轉而發明許多真正實用的木製品。
包括鋸子啊,尺子啊之類的。雖然簡單,卻傳芳百世,至今都不落伍。
公輸班的木鵲是否存在,曾引起過學術界的很大爭議。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這種木鵲就和諸葛孔明發明的木牛流馬一樣,只是誇大的傳聞,實際上並不是真的存在,或者效果沒有古籍記載的那麼誇張。
但也有一些人認為,古人的巧,要比現代人更加高超。很多古代技巧,哪怕用最先進的機器裝置都無法重現,這就是技巧上的差距。
所以,現代不能出現的東西,未必古代不能出現。
無論哪種說法正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公輸班的木鵲,從未出現過實物。
如今,寧一海卻親眼見到了。
他驚詫的看著唐磚,不知道自己是該懷疑,還是該震驚。
雖然唐磚並沒有在他面前表現過太多的奇異本領,但光是那一手可以預知危險,就足以列為當時奇人。
最重要的是,寧一海對唐磚進行過專門的調查。
唐磚來自一家孤兒院,後來在社會上流浪過幾年。但十三歲之後,一直到他出現在江州這段時間,全部空白。
七八年的時間裡,他就像從世界上消失了一樣,沒人知道他去了哪,也沒人知道他在幹什麼。
他突然消失,又突然出現。
能讓自己都查不出底細的人,要說沒點特殊本領,寧一海自己都不相信。
所以,他覺得唐磚說的可能是真的。
也許,這對木鳥真是木匠之父魯班留下的神奇之物。
雖說這是木匠的東西,最大作用也只是讓學者對古代工匠多些瞭解,實際上可能起不到什麼作用。但寧一海以小見大,還是看出了唐磚身上的潛力。
連這種東西都拿的出來,他還藏了什麼?
而且看唐磚的樣子,似乎對這木鳥完全無所謂,就像普通人吃慣了大米一樣,自然不覺得這種在古代稀罕的白米有什麼值得驚奇的。
這件禮物,讓桑桑和唐磚出盡了風頭。尤其是寧缺,喜歡的不得了,追著木鳥跑來跑去,連蛋糕都不想吃了。
足足玩到了晚上,唐磚才領著桑桑回去。
寧缺在那抽著鼻子,拉著桑桑的手,不想讓她走。
“聽話,姐姐以後還會來找你玩的。”桑桑輕聲安慰,拍著他的腦袋,像個小大人一樣。
寧缺抱著她過了許久,才終於撒手,紅著眼眶,叮囑她一定要記得早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