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66結語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每個人過去的不同,現在和未來也不會一樣,看到的東西也不會一樣。

就小說主角來講,

如果沒有祖輩在海外遭遇初級工商業社會的血腥殘暴,這份經歷見識帶來的憂慮,時代背景的加持,怎麼會分家內遷?

如果沒有主角祖父兄弟的來信,在內地的一家怎麼得到社會變化的資訊?

如果沒有主角祖父的決斷,供養留學生的錢是小數目?沒有財富人脈的支援,主角留學能成行?

如果主角在日本沒有老師前輩的肩膀,看的懂西方文明歷史?中國人學習本國曆史,沒閱歷和明師的指導,年輕人能深入歷史的有多大比例?

如果沒有日本同學的介紹,主角怎麼進鐵廠?還是合適的崗位。這些都是運氣?沒進過社會?不瞭解社會的殘酷?過去的時代,社會就那麼簡單?

如果沒有時代背景加持,甲午戰敗,中央財政破產,海權丟失,鐵廠的事特別急迫,南方漢陽首創還失敗了(一直賠錢,不能投入市場實用),沒有南方北方玩心眼,央地矛盾,資訊迷霧,輪得到技術人員出頭?

如果李鴻章沒有出訪列強經歷,沒有經歷戰敗,我怎麼敢寫主角自薦?電視劇我是一點都看不上,閹割過的東西而已。

如果不是作者開未來視野,主角不能每一步都判斷正確,有如此的能力加持,想出人頭地的心機算計逃得過?(作者沒有寫這些內容的能力,所以主角遇到的全是善意和支援,有些描寫的邏輯支援,但也相當童話。李鴻章,張之洞,聶士誠,宋慶,我沒敢寫幾個歷史人物,我真不敢。)

說什麼追求邏輯,但小說裡的前期都建立在爽文的基礎上,我的筆力不夠,但希望讀者能有些理解作者的意思和思路。

精華和作者寫這本書的動力全在後面的部分,歷史分叉之後,但社會上層建築,現在和未來的制定,邏輯核心,計劃,我只能寫自己的理解,這是一個合格的公民該去試著理解的東西,權力和義務所在,未來所在,如果和可能所在。(作者一定程度上是不相信被製造延伸出來的公民這個概念的)

我也想知道自己的偏差值,但讀者有價值的留言不多,哪怕是就是簡單的贊同,都是有意義的,特此留言,望周知。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