渼國這種經濟社會,哪個人在做事情不夾帶一點私貨?
至少他們沒有選四個白痴帥哥上來吧?
西恩潘就挺合適的。
最後一個進來的拉爾夫費因斯,長得挺帥氣,而且是英.國人,英.國人對戲曲和表演的認真虔誠,是遠遠超過了渼國人的。
所以拉爾夫費因斯的演技還不錯,只是帥氣的臉龐沒有虛洛想要的那種陰鬱氣息。
或者說,從西恩潘一出場,虛洛就被他身上那
股陰鬱氣息給吸引住了,直接聯想到了豪斯醫生。
豪斯醫生其實也是一個飽受折磨的病人,他沒有柺杖就沒辦法正常的行走。
而且經常要服用大量的藥物來抑制腿部傷痛。
所以他的精神上也多陰鬱的感覺,這也是為什麼他經常毒舌、經常不給人留臉面的原因之一。
這樣的醫生,你找一個陽光帥氣的演員,實在是不合適。
甚至於你叫拉爾夫費因斯扮演出一點滄桑的感覺都比較難。
可惜了!
虛洛站起來和他握手:「謝謝你,費因斯先生……」
「轟~~」
眼前五光十色的畫面和聲音接踵而至。
「你要知道,人不能因為依賴夢想而忘記生活。」
「要挺身而出對抗敵人的確需要很大的勇氣,但要挺身而出反抗朋友需要更大的勇氣。」
「世上並沒有絕對的善與惡,差別只在於強者和無法分清事實的弱者。」
「對於頭腦十分清醒的人來說,死亡不過是另一場偉大的冒險。」
「不敢直呼對方的名字只會加深你的恐懼。」
「……」
少年的眼前一共出現了八部魔幻冒險電影,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哈利波特》。
….
而太多太多的畫面和聲音出現,讓他有了難得久違的頭痛。
毫無疑問,一個完整的故事,居然能拍成八部電影,這絕對是一個異常暢銷又有轟動意義的系列。——但凡有一部不暢銷、觀眾們不買賬,都沒有後面的電影出現。
巨大的影響力、良好的票房、龐大的線下衍生品收入等等,都是支撐《哈利波特》連拍八部的重要依仗。
整個時間線其實並不長,只是七年左右。
雖然虛洛最喜歡看的是前面兩部,因為充滿了童趣和好玩,後面的就漸漸偏向於陰冷和黑暗,偏向於成人的各種困苦悲傷。
但一個完整的故事,肯定不應該只有快樂,而是要讓影迷們體會到成長、困頓、破繭成蝶……等等因素。
幾位小主角從一開始的十來歲,直接到長大,讓虛洛覺得時間跨度應該比起剛才的《怪奇物語》還要長。
不過這種成長就是有必要的了,用不著虛洛再去畫蛇添足的讓他們延遲成長。
電影和電視劇不一樣。
電視劇可以多加一些額外的情節,甚至是外篇什麼的,甚至於多一季兩季,多打一點小嘍囉,大魔王慢慢的出現都無所謂。
電影就必須要緊湊,該有的時間線必須要有,這是人力無法阻擋的。
得到了這麼八部系列電影,固然讓虛洛非常高興,但也有讓他迷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