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洛回到北京才兩天,就聽到了從峨影廠傳來的訊息。廠長曾克風調往其它部門任用,上面的人正式開始對韓三坪進行考察,準備提升他為峨影廠廠長。
如果沒有太大的意外,應該是十拿九穩了。峨影廠內部也沒有什麼分歧,即便是另一位資格老的副廠長唐祥希,也沒有出來爭奪峨影廠廠長的意思。
因為他和別的職工都知道,只有韓三坪當了峨影廠的廠長,才是最妥當的。
為什麼?除開了韓三坪的《亮劍》大獲好評,許多老同志都點名表揚他、力挺他之外,更多的還是現實因素。
因為在2月一開頭,總焗就已經正式下達了通知,真的是允許8家民營企業進入電視劇製作行業。
目前基本確定的有五家。洛禾影視肯定首當其衝,然後粵東那邊有一家,滬海有一家,北京有一家,湘南那邊還有一家。
其餘的就看大家各顯神通了,反正沒有什麼電影製片廠和電視臺的背景的話,真正單純的民營企業,是進不了第一批名單的。
別看大家瞧著虛洛的洛禾影視去年硬生生的賺了好幾個億,但只要清醒一點的人都能明白,洛禾影視的例子不可能會被複制的。
虛洛這種天下第一編劇,世界上都只有一個。連好來塢的大公司都不能模彷,你更別說是華國內地的公司了。
因此,這段時間找虛洛寫劇本的人忽然多了起來,顯然就是這幾家要入行的公司。
無論是什麼關係,劉言民直接拒絕了。他首先要保證的是自己公司的劇本,別的公司就以後再說。
洛禾影視已經可以有自己的電視劇製作許可證來拍戲了,那麼峨影廠的作用就大幅度的降低了。
峨影廠很顯然感受到了這種危機。他們肯定是想要留住虛洛的,因為虛洛拍攝的每一部電影、每一部電視劇,純利潤都有峨影廠的15%。
加上了《黃飛鴻之獅王爭霸》的話,去年足足有超過5000萬的純收入,這一部分是無本生意,是白白得來的。
5000萬再多一點,那就是國家下撥給峨影廠2年的各種開銷經費了。
這些錢自然不可能全部發工資,還得有各種經費的用度和補貼,但也相當於峨影廠每個人領兩個人的工資和護理,你說厲害不厲害?
一個月能拿600塊錢的工資,然後還有好幾十塊錢的各種勞保產品,你就說這樣的峨影廠,是不是能成為人們都想進去的好廠吧?
如果說這樣的收入沒有了,你看峨影廠的3205人會不會鬧翻天?嗯,沒錯。
現在峨影廠的職工已經超過了3000人,這裡面退休員工只有900多人,實際上是增加了不少人的。
按理說峨影廠這樣的大廠,在製片能力和任務沒有大幅度增加之前,是不會增加職工的。
但誰叫峨影廠的待遇這麼好呢?省裡、市裡、宣傳口兒……哪個地方沒有一點自己的兒女、侄兒侄女、關係戶啊?
他們都得找好單位,於是峨影廠就是一個最好的選擇。90年峨影廠加退休職工才有2443人。
現在93年,峨影廠加退休職工是3205人。多出來的500多人,三分之二都是關係戶。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峨影廠也有自己的難處,這些人你不得不接手,不然以後辦什麼事情都不好辦。
況且還有更加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去年已經公佈的方案,各大電影製片廠已經不會有國家下達的拍攝任務,然後來做各方面的統籌規劃了,包括資金和辛苦費什麼的,全都是國家承擔。
現在各大電影製片廠要自負盈虧,你能做好電影才能賺錢,做不好的,那就別說什麼賺錢了。
可拍攝電影是一個極大風險的事情。倘若你拍得好,那就皆大歡喜,拍得不好的話怎麼辦?
虧錢了可沒有人給你填補這個大窟窿的。到時候受影響的直接就是大家的飯碗,工資一定會少發,甚至是欠發好幾個月,拿去補這個大窟窿。
所以當上了廠長之後,你第一個任務就是保住大家的飯碗,保住大家的福利。
誰有這個本事,那麼無論怎麼樣,大家都會支援他。現在峨影廠和虛洛關係最好的人,就是韓三坪。
不用講那些虛的,單說《亮劍》這部戲,就是虛洛點名韓三坪去做,資金、人員、裝置等等全都滿滿的支援,就可以明白兩人的關係了。
最後《亮劍》能那麼出彩,輪到個人,最出彩的肯定是李雲龍李團長,然後就是導演韓三坪。
但誰能忽視掉虛洛的作用?毫不誇張的說,即便不是韓三坪,是另一個人去,那麼至少也能做到韓三坪的七八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