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夜.店》劇本很有意思,洛尋幾次看笑了,難怪徐爭會主動跟自己推薦,這個未來娛樂圈的大佬對戲劇的觸覺判斷太敏銳了——
洛尋看好這個劇本。
所以還沒把劇本看完,洛尋就直接回復徐爭表示自己可以投資這部電影,這讓徐爭大喜過望:“我現在就讓楊青給你打電話,你有什麼要求,可以直接跟他說!”
洛尋同意。
沒一會兒就有一個陌生的電話打進來,對面是一道略顯忐忑的聲音:“您好,請問是洛尋老師嗎,我叫楊青,是爭哥讓我給您打電話的。”
“你好。”
洛尋笑著開口道:“你的劇本很有意思,我打算投資,裡面有個角色,你應該是給徐爭準備的吧,我得感謝你讓我有機會跟他再合作一次。”
“您客氣了!”
楊青大概是第一次跟洛尋這種頂級大咖聯絡,所以表現出一副不善言辭的樣子,不過洛尋還挺善於跟人打交道的,三言兩語便讓楊青放鬆了不少,還約著有空見面討論更細節的事情。
結束通話電話之後。
洛尋的笑容愈發燦爛。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徐爭跟楊青的關係非常好,好到前世徐爭曾邀請楊青一起合作拍攝《人在囧途》的第二部。
前世。
第一部《人在囧途》反響很好,領跑了那一年的暑期檔,小成本商業電影因為型別相對固定,受眾定位明確成為許多年輕電影創作者們選擇的切入點。
徐爭也是其中之一。
出於友情,楊青決定全力幫助徐爭做《人在囧途》第二部的劇本,他接受採訪時說:“即便那並不是自己當時最喜歡的故事,但也心甘情願為了朋友做這件事。”
然後他們倆開始合作。
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寫出劇本大綱,卻與《人在囧途2》的版權擁有方在理念上產生了衝突,也因此被拖入長久的版權紛爭,雙方都在糾纏中相互消耗,
版權的問題很煩人。
糾纏了幾個月沒解決。
那個冬天的楊青和徐爭天天坐咖啡館抽菸,聊未來何去何從,楊青本人更是一度想從那專案中退出,但面對徐爭卻怎麼也說不出口。
後來。
楊青提出“換一個故事,去泰國拍”的想法,他把這個想法跟相關的所有人談,包括製片人、老闆,可沒有一個人支援他,似乎只有他和徐爭能看到這個專案的前景,然後他做了無數次說服的嘗試,創意經歷漫長的過程終於被公司透過,但隨後又在人事和預算問題上再一次陷入僵持,由此可見一部電影成型有多艱難,哪怕那部電影其實很優秀。
長時間的消耗讓楊青挫敗。
他為徐爭蒐集了許多泰國的資料,起了《泰囧》這個名字,然後發了一封郵件給徐爭,在郵件裡他認真寫道,“爭哥,我退出了,你去拍《泰囧》吧,這是你一直想要去拍的電影,但不是我一直想要去拍的電影,我只能陪你走到這兒,剩下的路你自己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