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四十二章 談判 (1 / 2)

一般魔族當然不知道這件事的內幕,但是文森本人就是王子,他比別人更瞭解情況。

當時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不但改變了希羅德王國,也讓給魔族帶來了很大壓力。

魔王薩林塔斯在沒有恢復力量的情況下,還是當即就決定向大陸增兵,並且開始派遣王室成員和絕對親信前往大陸,隨時準備打第二次魔陸戰爭。

薩林塔斯很清楚,當時滿懷仇怨的人族能聽懂的勸告就是武力。

無論自己是不是清白,在他們面前絕不可示弱。

與此同時,魔王也放下姿態,和大陸上擁有巨大影響力的光明與秩序教會溝通,邀請他們作為中間人,對這件事進行調查和安撫,避免戰爭再次爆發。

最後,在魔族的武力威脅與教會前任大教宗的調停下,希羅德人嚥下了這口氣,但是整個國家都將自己當成了屈辱的受害者。

代替兄長繼位的加德林二世在繼位時宣誓,要成為希羅德國運的扭轉者,收復戰敗失去的土地,恢復昔日王國的榮光,給所有被魔族奴役的人帶來自由。

加德林二世同父異母的弟弟靈格斯親王,在國王漸漸開始衰老後,就代替國王成為打擊魔族和光復國土的先鋒人物。

為了保護領地,在戰爭中元氣大傷的魔王不得不派遣王子、公主、大公和絕對親信坐鎮大陸,不但削弱了在魔域的王室力量,還不得不長期縱容一些不稱職但忠誠的親信擔任領主。

比如文森最看不上的「紅翼」德庫拉斯伯爵之流,就是個對魔王忠心耿耿,但是低能又貪婪的貴族,給濱海領地帶來了不亞於戰爭的巨大傷害。

作為魔域中控制鮮血河流域,歷來支援魔王的血族成員,達庫拉斯有他的價值,拉攏這種人對於魔王的統治是必須的。

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苦一苦領地的領民,罵名讓那頭紅豬來背。

隨著戰爭後的人族國度漸漸恢復,忠誠之外的副作用開始發作了。

領地防衛的壓力越來越大,本地經濟還一塌糊塗,魔族的糟糕統治簡直就是硬把民眾往希羅德那邊推。

如果不是希羅德常年對領地打經濟牌、情報牌和感情牌,叛亂都不會爆發的那麼廣泛,騎士團也不敢大搖大擺地跑到邊境上,看到有村子要歸順領主,居然敢隨意屠村嫁禍魔族。

假如文森的治理還和前任一樣不堪,希羅德人就要扮演一把救世主,領民捱了刀,還是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可是,一切的源起,那場撲朔迷離的打獵事故,究竟是誰在背後推動呢?

反正根據文森所知,魔王和子女都沒有做過這樁髒事,唯一領地和希羅德接壤的夏德大公似乎也沒有下手的證明。

怎麼看都像是一樁骯髒的宮廷權力鬥爭,之後又對外轉移矛盾……

不過魔族的名聲太過狼藉,栽贓也是一栽一個準,或者說大部分希羅德就願意相信這樣的結果。

只是當時的希羅德人還沒從戰爭裡走出來,對外也只敢極大憤慨和強力譴責,不過這不妨礙他們對內重拳出擊,搞一場給新王登基的大清洗。

一批忠於先王的貴族和將領紛紛倒臺,新貴們踏在他們的背脊登上舞臺。

倒黴的沙爾克·馮·瓦爾德博格伯爵,因為護駕不利和稽查無能,被撤職查辦,剝奪爵位,多年後還落得個全家流放的結局。

他只是這場悲劇中諸多受害者中的一員。

流放而不是處決,還是因為他曾年輕有為,在年紀輕輕就在戰爭中積累了聲名,一些貴族和不少民眾對其報以同情的結果。

況且沙爾克對此沒有任何不滿和辯解,先是低調忍辱了十年,後來被流放後也沒有惹是生非,

只是帶著家人居住在邊境不遠的甜水村,似乎還對國家留有一絲眷戀。

魔族的腐朽統治和河水斷流帶來的饑荒,奪走了他兩個孩子的性命,極度悲傷的沙爾克仍然保持著沉默和低調的生活,等待所有人都將他忘記。.

直到村裡人被稅收和氣候逼到走投無路為止,身邊已經沒有一個親人的沙爾克了無牽掛,才拿出了雪藏多年的氣度和本領,帶領民眾驅逐包稅人和地主,攆走了邊境衛隊,成了領地的叛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