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在自己的速記本上寫下一句話——天下第一覺得“天下第一”不重要。
然後,他翻過來把這句話展示給阿甘看。
甘敬哈哈大笑。
劉軍也跟著笑。
兩人笑了好一會,甘敬才說道:“非要糾結這個,那我只能說,天下第一覺得這世界擁有更多的天下第三才是最好的。”
劉軍解讀道:“因為第二總是有登頂的壓力,所以第三才是好的?業內很多人一直說阿甘培養年輕演員很有方法,這就是天下第一的哲學嗎?”
甘敬覺得自己快被“天下第一”這四個字繞暈了,他微微仰頭思考兩秒,問道:“不會吧?不會吧?你這麼吹捧我,難道是我的影迷麼?”
“喜歡看電影的人很難不對阿甘保持好感。”劉軍引用了一句在電影論壇廣為流傳的影迷評論。
“所以,咱們其實可以多聊聊電影的事。”甘敬暗示。
劉軍回應的乾脆利索:“你認為《摔跤吧!爸爸》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甘敬仔細想了想,說道:“我覺得父愛的表達在電影中不是個太容易的事,它在銀幕上的呈現有點像父愛本身,既飽滿又剋制,謝導他們把它處理的很好,沒有太過直白的煽情,這部戲對範攝來說也算一個不太一樣的嘗試,風格比較中正,他以往總是更顯冷峻。”
“你認為這部戲在獎項上有競爭力嗎?你會把它送到京城電影節嗎?還是說,只打算讓它成為‘阿甘單元’的招牌?”劉軍的問題趨於尖銳。
“有。不會。”甘敬極其簡短的先回答兩個問題,又糾正道,“是‘特別關注單元’的招牌。現在如果非讓我說對電影單元的擔憂,那就只有一個,生怕我自己的標籤太重而讓大家忽略它的本質。”
劉軍低頭速記了幾筆,再次問了更尖銳的問題:“一部極其優秀的作品不送往國內含金量最高的電影節,這是不是意味著你和京城電影節已經非此即彼了?你們有可能和解嗎?”
“你認為電影藝術的評價有一個讓人絕對信服的標準麼?”甘敬平和的說道。
劉軍猶豫了一下:“沒有吧。”
甘敬笑道:“自信點,去掉‘吧’。京城電影節不是電影評價的唯一解,我們對電影也有自己的標準,這沒什麼和解不和解。”
“電影單元的一個起因是《百萬寶貝》裡李早瑜的表演有沒有達到一個能拿獎盃的層次,時至今日,我仍然堅持認為,她在這部戲裡的突破錶現應該是去年整個國內最好的女演員。”
甘敬嗓子稍有些啞,今天從早到晚已經說了太多的話。
他抿了一口茶,淡淡的繼續說道:“我們做電影單元是不謀而合,和別人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劉軍覺得自己要把“教父”這個詞喊出來了!
採訪持續很久,從晚上11點半一直到凌晨1點鐘才結束。
只是,等到記者離開後,甘敬忽然發現一個不太友好的問題,整個採訪中壓根沒問申城國際電影節的事。
這對主辦方來說好像有點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