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淳加入劇組。
姜淳閱讀劇本。
姜淳開啟了導演專欄。
姜淳得到兒子導演的剖析思考。
姜淳請教劇組導演獲得手把手教學。
姜淳發表了獲獎感言(霧)。
姜淳演出了能拿獎的表演水平。
姜淳覺得自己真能拿獎,最起碼,也能拿個野雞獎。
時間步入12月,《百萬寶貝》劇組迎來了利好訊息,老演員姜淳終於拿出符合他年齡的進度推進能力。
導演給出的主觀要求是演這個角色就要像這個角色,客觀上的標準是單拎這個角色出來最起碼能有獎項的入圍水準。
姜淳嘗試“真聽真感受”“從自我出發”“填鴨模仿秀”等方法後也不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情況,就是不知不覺中那種聽了讓人腦門發汗、背部抽緊的喊停聲漸漸消失不見了。
這樣過了一週,姜淳忽然反應過來有些後知後覺的找到甘敬。
“甘導啊甘導,你看我這樣演算什麼呢?是方法派、表現派還是體驗派?”
甘敬拍攝間隙在面對跟拍攝影師吳瑞瑞的鏡頭,聞言只是淡淡的衝著攝影機指了指。
姜淳若有所思,誠懇的說道:“甘導,我明白了,你是說不論怎麼演、不論用哪種方法,只要鏡頭裡能過就是好的,就是沒問題的,對不對?”
甘敬“咳”了一下小聲的說道:“我是說等我這段拍完你再來問!別搶戲!”
姜淳默然而退。
但不管怎樣,《百萬寶貝》的拍攝進入高速期,張中暉老牌影帝演技線上,李早瑜上部戲單人撐電影勇猛精進,一輩子龍套的姜淳領悟奧義終成大龍套,甘敬對此很滿意。
12月的第一週結束,甘敬估摸著這部戲再過兩週就能殺青,眼看是能如約趕上老薑兒子元旦檔期的《拳擊手》,後者已經拿到龍標開始宣發了。
按照正常情況,《拳擊手》的宣發時間頗為緊張,它只給自己留下一個月的時間,可這還算緊張的正常,《百萬寶貝》嘛,這個完全不正常但是很阿甘。
12月的第二週剛剛開啟,甘敬首先需要分出精力處理的是兩部影片《青衣》和《火星救援》的剪輯,前者鍾安導演的初剪被打回去又修改了兩次算是比較符合心意,後者的初剪是由夏研導演負責的。
夏研和鍾安的背景有些相似,同樣是從海外歸來的她沒有鍾安那樣的順遂,和甘敬合作也是從打下手的副導演開始幹起,因此對素材的處理很尊重甘敬的意見。
第一版的《火星救援》剪輯思路沒有問題,有問題的只是特效質量,不少細節沒有達到甘敬想要的水準。
“你們做的這種特效,火星的天空和地球的天空,來來來,開啟窗簾對比一下。”
“是不是看京城來了沙塵暴就覺得火星天空照著這樣來就行?”
“你們這就像是連毛邊也不磨好就把東西仍到我面前還問我光滑不。”
“輝煌特效就是這個水平嗎?你們就這也能號稱國內第一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