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敬是個珍惜時間的人。
有時候,他不願意放棄如航班旅途中的時間用來寫寫劇本、琢磨演員。
有時候,他很願意花時間來聊聊表演,聊聊電影,哪怕其中是有一個才剛剛見面的學生。
“為什麼我給你的題目要是眼神呢?因為我們這部劇本,全程話癆,眼神是最容易出彩的。”甘敬在教育到興起的時候是拆開了一個送來的水果筐,摸出了幾個橘子分了分。
他撕下一瓣果肉塞進嘴裡,橘子的酸甜在舌尖上跳躍,一如劇本靈感在腦海裡迸發。
這部《愛在黎明破曉前》當下最大的問題就在於莫嘉娜這位職業模特的身上,如何把這樣一個新人調教為鏡頭下的合適角色,這是一個令人興趣盎然的挑戰。
“莫嘉娜,你要是能體會到眼神的作用,那這個角色你就已經成功一大半了。”甘敬給出了這樣的論斷。
莫嘉娜有些為難的說道:“這有些難,據說我知,好像能透過眼神來打動觀眾的演員都很厲害。”
甘敬先把她的法語翻譯給李早瑜和姚天楠,然後考慮著怎麼組織語言讓她有些信心。
職業演員要有信念感,但一上來就對是模特出身的莫嘉娜提這種要求未免苛刻,應該是先讓她有些自信。
“表演有三種方向派別。”甘敬吃完了橘子,緩緩說道。
姚天楠下意識的想要反駁,可是忽然想起這位好友口中以及在媒體上看到過的“體驗派大師”身份,明智的抿住了嘴。
“方法派、表現派、體驗派。”甘敬不出意外的說出三個詞,繼續道,“不管流派的核心如何,它們想要做到的都是讓觀眾相信螢幕上的那個人是故事中真實的角色。”
“也因此,三種派別是在對真實做研究而總結出來的東西。”
甘敬看到三個人都有些不解,打了個比方:“比如,歷史上真有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英雄,我們要拍攝他。體驗派是抓住自我的英雄情感來放大,方法派拿他知道的另一位英雄行為來替代表演,表現派研究了各種資料來重複這位英雄的特定行為動作。”
“不管怎麼樣,不同派別都是在研究真實的這個英雄來重現在螢幕上,因為角度不同,所以在這個重現的過程中出現了派別劃分。從A角度來研究是體驗派,從B角度來研究是方法派,從C角度來研究是表現派。現在我之所以說了不少體驗派就是因為,這個A角度對演員的表演來說其實是很有作用的。”
“也許,在另一個世界,從A角度出發的體驗派才是主流,B角度的方法派是後來者,畢竟兩者在角度上比較接近。”甘敬悠悠的說道。
姚天楠想要反駁,可一時間又覺得這個邏輯頗為自洽。
莫嘉娜有些不解:“這和我說的有什麼關係?”
“你要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甘敬有點費勁的用法語說了這一句,“現在你就需要用體驗派來琢磨這個角色,切入角度實際上我已經給你了。”
莫嘉娜滿臉的疑問。
甘敬臉上露出莫名的微笑,凝視著莫嘉娜藍色的眼睛,說道:“就是現在你對我的感覺,當面前出現一個導演,他年輕、風趣、熟稔法國和時尚文化,他可以給你提供一個走向更好領域的機會,他可以給你一整年都掙不到的薪酬,那你心裡會不會有一絲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