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我竟然是富二代> 第六百二十二章 王家危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二十二章 王家危機 (1 / 2)

王小蔥之所以打起了楊小天的這些技術的主意,就是因為王家現在的狀況並不樂觀。

王家是做房地產起家的,早些年的時候,房地產是朝陽產業,房價漲的驚天動地。

到了現在,買一套自己的房子,對於很多人而言,都已經成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無數年輕人,年紀輕輕就揹著房貸,過著無法喘息的生活,埋葬了自己的青春和抱負,就為了那一百平米的小小陋室。

很長一段時間,房地產公司都賺的盆滿缽滿,房地產公司甚至就是有錢的代名詞。

但是現在情況不容樂觀。

房子實在太貴了,價格被炒的太虛了。

有能力買房子的,早都買了房子。

而新建造的房子,卻沒有人接盤,也不是大家不想接盤,而是無力接盤。

而很多絕望的年輕人,都變成了佛系青年,和日本的御宅族有一拼,過著低消耗的生活,消費不斷降級。

而生活的壓力也讓結婚率與生育率不斷下降,房地產商發現,能夠接盤自己房子的客戶越來越少。

那些人潮擁擠的一線城市也就罷了,但是那些二三線城市,人均收入4000元,房價最低一萬多起步,這豈能維持的下去?自然是有價無市。房價高漲,但是成交量卻會下降。

這對於房地產商,是一個很大的壓力。

其實房子也是一種商品。

商人去銀行貸款,購買了原材料——土地、鋼筋、混凝土,磚頭……

僱傭了設計師、工程隊,把房子修建起來,就相當於把商品生產出來了。

而這時候,就出現了資本論上所說的“驚險一跳”!

就是把商品賣出去!

商品一旦賣出去,自己就賺了錢,就能給工人發工資,給銀行還貸款,一盤活水涓涓細流。這就是健康的經濟。

這看上去是順理成章的事,但是誰能保證商品一定能夠賣出去?市場需不需要這商品?需求這商品的人有沒有支付能力?這都是潛在的危機。

因此被馬克思稱之為“驚險一跳”。

對於一個商人而言,驚險一跳沒有跳過去,自己就失敗了。這種例子多的很,辛辛苦苦生產的東西賣不出去,只能揮淚甩賣,創業失敗。

而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如果大範圍內驚險一跳失敗了,就是經濟危機。早在1857年,就出現過一次經濟危機,資本世界幾乎倒下。不過這時候老天爺開眼了,美國發現了金礦,淘金熱開始。

這些分散於各大淘金客手裡的黃金就是天然的購買力,有了這些購買了,經濟又活了。

而最嚴重的1929的經濟危機,解決辦法就是打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把全世界打成廢墟,自然到處是需求,經濟就不危機了。

而現在,自08年經濟危機開始,經濟便一直危機,而且這種危機一次比一次迅速,猛烈。房地產市場的不景氣,折射出來的,其實還是整體大環境的頹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