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蘇葉附贈了一張支票做為車馬費。
車馬費這東西並不稀奇。
記者號稱是無冕之王,成事的能力未必多麼強大,但是壞事的能力卻是一等一的。很多集團、明星、公司在邀請記者的時候,都會給記者一定的車馬費,也不是為了買通記者,就是買一個機會——至少我出了什麼醜聞,你們得通知我,不要讓我猝不及防,連公關的機會都沒有。
這已經是行業內的潛規則了。
“這蘇葉,給的車馬費也太豐厚了吧?”
蘇葉給的車馬費,是麥卡.勞倫斯一年的正常收入了,麥卡.勞倫斯從來沒有見過車馬費給的如此豐厚的企業。
“可是車馬費越豐厚,就說明他們的事情越是棘手,我又不是什麼缺錢的主,還是不要去了!”
“這支票,得退回去!”
到了麥卡.勞倫斯這個層次,已經不是一般的金錢可以收買的了,蘇葉給的車馬費雖然很豐厚,但是麥卡.勞倫斯不僅不意動,反而更不想去見蘇葉了。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蘇葉既然肯花這麼多錢,那麼說明蘇葉要他辦的事也不輕鬆。這世界萬物,都是基於一個等價交換原則,拿多少錢,就得辦多少事。至於拿了錢,不辦事?哪有那種好事?
就是大統領拿錢不辦事也會受到極大的反噬。
所以麥卡.勞倫斯決定不去。
但是當麥卡.勞倫斯做出這個決定之後,他的老闆莫萊尼.福爾摩斯卻找到了他。
莫萊尼.福爾摩斯已經是七十歲了,是《華盛頓郵報》最大的股東,他並不是那種聲名顯赫的富豪,他這一輩子就專注的幹一件事,那就是經營《華盛頓郵報》。這個人是一個值得尊重的老紳士,有著高尚的品格。
麥卡.勞倫斯非常尊重莫萊尼.福爾摩斯,一個原因就是當年麥卡.勞倫斯調查教會神父猥褻孩童的事件,受到了很大的阻力,也有大量人反對麥卡.勞倫斯。比如《華盛頓郵報》是前主編大衛,就認為教會的力量太大,曝光教會的醜聞,會引發教會的不滿,對《華盛頓郵報》不利。不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當這件事不曾發生過好了。
這種和稀泥的想法在當時的《華盛頓郵報》之中不在少數。
但是老闆莫萊尼.福爾摩斯卻堅定的支援麥卡.勞倫斯,如果沒有莫萊尼.福爾摩斯的這種支援,麥卡.勞倫斯的調查早進行不下去了。當時甚至有教會的狂信徒準備直接對麥卡.勞倫斯進行肉體消滅,幸虧莫萊尼.福爾摩斯利用自己在警察局的關係,專門請了警局裡面的衝鋒隊,對麥卡.勞倫斯一天二十四小時的進行專業的保護。
用華夏的話來說,莫萊尼.福爾摩斯就是麥卡.勞倫斯的恩公啊!
莫萊尼.福爾摩斯的意見,對於麥卡.勞倫斯是非常重要的。
“我希望你可以接受蘇葉女士的邀請。”莫萊尼.福爾摩斯對麥卡.勞倫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