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少年華夏啊!
這就是少年強啊!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自由則國自由!
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
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華夏的電影之中,太需要這樣具有開拓進取精神的年輕英雄的形象了!
何況冷鋒還非常強大!
這是一種消失了很久的華夏人的形象,華人的形象。
在過去,華夏衰微。西方世界在用影視手段去描繪華夏人的形象的時候,有兩個充滿偏見的設計。
一種是傅滿洲這種形象,配合歐洲盛行許久的“**論”,傅滿洲這個形象設計的非常惡毒,對華人極盡汙衊。
西方人就是要用傅滿洲這個形象洗白自己,告訴自己的人民,他們欺負歧視華人,不是他們錯了,而是華人錯了。看看啊,華人就是傅滿洲這樣邪惡的貨色,無時不刻不想毀滅白人世界。
這是一種非常無恥的汙衊。
在這個華夏日漸崛起的時代,在這個種族歧視不再是主流的時代,傅滿洲的形象總算是退出了歷史舞臺,雖然還有一些心懷不軌的西方白人妄圖借屍還魂,念念不忘傅滿洲。
西方人設計的另一個正面的華人形象,就是陳查理,陳查理是一個探長,打擊犯罪,按說這應該不是歧視華人。但實際上,依舊是一種險惡用心。
就不提陳查理這個華人也是白人出演,還故意化妝具有歧視色彩的“眯眯眼”,陳查理本質上就是一個被西方文明馴化的香蕉人,這代表了白人的一種態度:華人想要融入白人的世界,就必須捨棄自身的文化,成為黃皮白心的香蕉人。
這個陳查理,就是香蕉人的標誌性人物。
到了70年代,李小龍橫空出世,以自身強悍的實力,重新整理了華人的形象!李小龍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華人形象:強大、正義、鋒芒畢露!
但這也是曇花一現。
因為在電影工業上不如人,世界的主流還是白人拯救世界,好萊塢電影裡面各個種族分工一向很明確。白人的地位最高,一般充當救世主的形象。其次黑人會有一些閃光點。至於華人,基本打個醬油,充當背景板,相當的被邊緣化。
許多賤兮兮的黑子說“看到華人拯救世界就覺得尷尬”,就是在好萊塢的長期強勢文化的入侵下,心態產生了異化。
這也正是好萊塢追求的一種結果:矮化、醜化別的種族的男性,讓別的種族下意識就覺得自己不如白人,長此以往,就會在激烈的種族競爭之中佔據主導地位!
就連華夏的影視界,也深受這種強勢文化入侵的影響。
長期以來,都缺乏塑造華人英雄的底氣。
追求獎項的導演,熱衷於自我醜化,那樣容易得這個獎,那個獎。
而大片也基本是古裝片,發掘華夏是傳統文化,但是裡面也有很多洋味道,總之看著就不得勁。
而冷鋒的出現,給了廣大觀眾耳目一新點感覺!
一個年輕的華夏男人!
一個血性的華夏男兒!
一個責任感很強的華夏男兒!
一個陽剛之氣十足的華夏男兒!
一個強大的華人英雄!
而他的思想,也與西方英雄截然不同。
他遠去非洲,這代表了開拓進取的意境。
有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
漢宣帝時期,班超縱橫西域的那種開拓進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