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和在王府裡住了三天,第四天就依依不捨的讓太后身邊的大太監給帶回去了,一起帶走的還有她自己親手醃製的三大罈子醉蟹。
何小喬千叮嚀萬囑咐她一定要悠著點吃免得鬧肚子,最後想了想,還是放心不下,乾脆也鑽上馬車隨她一起進宮,正好她也有樣東西要給江牧風那苦逼孩子送過去,就當搭個順風車了。
來提人的大太監見狀眼角直抽,簡直不能再蛋……胃疼。
在車上何小喬把該注意的事情都跟靜和的貼身宮女大概說了一遍讓她牢牢記住,到了宮裡之後,一下車就想往御書房跑。
結果因為不認得路,又沒那個權力找人問,最後只好先隨靜和回她的行宮休息下,再一起去向太后請個安。
雖然只是未來嫂子,但也不能得罪,既然來了宮裡,禮數還是要周到免得讓人抓到小辮子。
以後要是真嫁給江封昊,跟後宮裡女人打交道的事總是免不了的,她從一開始的排斥到現在的認命和主動打進敵後方探查敵情——畢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嘛。
雖然沒有江封昊陪著,但她也聰明的讓人給他帶了口信,要是一天沒見她回去,記得趕緊到宮裡撈人。
何小喬把自己的東西收拾了一番,隨即跟靜和一同前往長壽宮,也就是太后的住處。
“母后,靜和帶十七嬸兒一起來看你了!”
宮人通報過後,靜和便蹦蹦跳跳的拉著何小喬一起走了進去。
太后常年禮佛,身上有股幽幽的檀香味,雍容大氣之外還多了股慈愛——當然,那是在面對靜和的時候。
“你這丫頭,怎麼還是這麼冒冒失失的?以後要是嫁到了別人家,沒得讓人看笑話。”
話裡雖是指責,但更多的卻是寵溺。
靜和吐了吐舌頭,一副嬌憨模樣捱過去抱著太后的手臂撒嬌道,“靜和才不想那麼快嫁人呢,靜和要一直陪著母后。”
一旁垂著頭的何小喬在心裡默默吐槽,“妹紙你關注錯了吧重點似乎不是這個啊!”
只不過太后似乎並不關心這個,手裡的念珠轉了一圈,又笑著說了靜和幾句,便將目光投向了隱形人一般的何小喬,聲音不鹹不淡,“何姑娘也來了?”
什麼叫也來了,這口氣怎麼聽著帶著點嫌棄呢?
何小喬腹誹一聲,面上卻半點不做表現,端著恰到好處的笑福了福身,“參見太后。”
太后不動聲色的觀察了她一番。
上次江封昊將她護得緊,沒來得及仔細看她的樣貌,雖沒有眼裡脫俗的長相,倒是清秀靈氣,讓人看了就覺得舒坦,“免禮,都是自家人了,不必如此拘謹。”
話說著,又朝身邊身吩咐一聲,“來人,給何姑娘看座。”
“謝太后。”
一句‘自家人’算是間接承認了她的身份,雖然還有些防備,但不可否認,何小喬心裡鬆了一口氣。
待何小喬坐下之後,靜和立刻又不甘寂寞的說上話了,“母后,兒臣這次倒十七叔府上又學了一道菜,是用新鮮螃蟹糟醉出來的,味道很是鮮美,待會傳午膳了,母后一定要試試。”
“哦?”太后便笑了,眼裡滿是欣慰,“難得你有這片孝心,哀家自然要試試。”
自己的女兒有幾斤幾兩重她哪裡會不知道?以前也不是沒想過下廚,結果非但燒了廚房還把廚子給打了,沒想到往常寧王府跑多了那麼幾次,居然學乖了,非但能靜下心來好好跟太傅唸書,還時不時的搗鼓些新鮮糕點出來,讓人訝異的是,味道居然還不錯。
而這些,似乎都跟底下坐著的何小喬脫不了干係。
想到這裡,太后看著何小喬的眼神不由多了些欣賞。
撇開她毫無半點背景的平民身份來說,能把一向讓人頭痛的刁蠻長公主拉住並往賢妻良母方向狂奔,這點就很值得太后感激了。
何小喬上輩子看過的宮鬥小說和電視劇並不少,太后那一眼說表達的心思她還是勉強能看出來一點的,心底無比慶幸自己認識靜和在先,臉上卻裝得越發端莊。
宮廷禮儀她懂的不多,但是該知道的也不少,這時候除了微笑,還得是微笑。
果然太后眼底的讚賞意味更深了。
靜和沒有發現自家母后的目光,興奮不已的命人把一隻不起眼的酒罈子搬了進來,“母后,這就是兒臣親手做的醉蟹,十七嬸兒說只要過了四天就能吃了。”
“既是靜和的手藝,那哀家一定要嚐嚐看。”話說著,又看向何小喬,和藹的說道,“待會何姑娘也留下來一起用膳吧。”
能被太后邀請留飯是件很有面子的事,雖然顧及禮儀肯定不能吃飽,但何小喬還是應下來,“多謝太后,民女恭敬不如從命。”
在太后那邊用了午膳,何小喬才在靜和的帶領下往御書房走去。
本來以為靜和會跟她一起進去,誰知道她似乎對御書房嫌棄得很,只把何小喬帶到門口,等魚悅出來了把人交過去,便拍拍屁股走了,說過會兒再來接她。
魚悅看著遠遠走開的靜和,再瞧瞧眼前立著的何小喬,一臉錯愕迦納悶,“王妃這是……”
何小喬站在臺階下,很是理直氣壯,“我來找皇上,有東西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