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這個冷麵郎君怎麼變成笑面虎了,笑容那麼假,合著要算計我。”
“你打算怎麼做?”拉里·芬克問道。
小吉伯特笑道:“玩金融,他們是高手。
我知道他們最擅長的就是虛無縹緲的炒作,把一個沒有的東西或者概念給炒熱。
但這個世界終歸是物質的,只要不是進化到不需要物質的地步,就離不開實際的產品。
等著吧,好東西還多著呢。”
其實對小吉伯特來說,就算兩家公司都被華爾街做空了問題也不大。因為公司的性質放在那裡,有是產品的。
這些年北美有很多所謂的高科技公司不斷的推出各種概念,然後透過華爾街運作這些概念推到納斯達克上市。
這不是科技型企業,而是金融企業,沒有實際的東西。
但西瓜和香蕉兩家公司不一樣,華爾街還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網際網路使用者的習慣,不是金融市場能擾動的。
不管華爾街如何鼓吹西瓜公司和香蕉公司要完蛋了,只要兩家公司仍然持續穩定的運營,使用者就不會離開。
歸根結底,因為成立比較早,加上概念比較先進,在搜尋引擎和社交網站上兩家公司已經形成馬太效應。
絕大部分相同型別的公司都在兩家公司的急速擴張之中,要麼關門大吉,要麼被收編。
比如谷歌就在2006年被西瓜公司併購,而扎克·伯格的臉書則在去年經濟危機的浪潮中宣佈停止服務。
如此龐大規模的網際網路公司,最基礎的就是其使用者量。
根據去年北美網際網路協會的資料,西瓜公司搜尋引擎年搜尋量達到1180億次。而香蕉公司旗下的社交產品使用者達到2.1億,相當誇張的一個數字。
這還只是北美的資料,如果算上世界其他地方的使用者,那更是一個天文數字。
史蒂夫·喬布斯就很少關心華爾街上蘋果公司的股票,他認為只要蘋果擁有龐大的使用者,股票今天跌下去,明天就會漲回去,而且會更高。
歸根結底,網際網路看的是使用者,而不是金融。
所以說小吉伯特絲毫不擔心洛克菲勒和摩根等幾個財團能做空股票,他們考慮的應該是如何把使用者給撬走。
但可惜他們做不到,這麼做就好像在做無用功,根本無法打擊小吉伯特的根本。
結束和拉里·芬克的談話,小吉伯特找到斯嘉,兩人一起離開宴會現場。
斯嘉看小吉伯特一臉沉思的樣子,就問道:“怎麼了?出什麼問題了嗎?”
“沒什麼,我只是在考慮電影的後期製作。”
“鬼才信,一般你露出這個表情的時候,就是打算算計人。”
“這你都知道?”
小吉伯特摸摸斯嘉的腦袋,被她躲開。
“別摸我的頭,我長不高的原因都怪你。”
“哈哈哈哈……”
小吉伯特笑完,掏出手機給伊萬卡打了個電話。
“伊萬卡,幫我籌集一筆資金,我們要搞點大動作。”
來而不往非禮也,看看誰的錢多,誰燒得起。
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