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拍攝很快開始,整座雪山城堡先是一顫,然後橘紅色的火球從雪山城堡的底座升騰而出。
周圍的雪都因為高溫而汽化成了白霧,接著城堡開始倒塌,隨著最高的塔尖倒下宣告著這場戲的一氣呵成。
這場戲事先經過嚴格的計算和規劃,做到了沒有一絲一毫的失誤。因為沒有重來的機會,如果再想要重拍就得用微縮模型加綠幕的方式來拍了。
不過好在小吉伯特很滿意爆炸鏡頭的效果,他也拍到了自己想要的雪崩場面。
拍攝結束後,小吉伯特給劇組放了三天假期,讓劇組成員好好的休息一下。與此同時,他也收到了詹姆斯·卡梅隆的要求,出席《阿凡達》的首映禮。
剛回到洛杉磯,詹姆斯·卡梅隆超級鉅製《阿凡達》即將上映的訊息就已經傳遍了全美乃至全世界。
這部《阿凡達》總投資高達5億5000萬美元,小吉伯特是以水果公司的名義參與投資的,和香瓜工作室沒什麼關係。
作為影片的投資人和製作人,小吉伯特自然也是媒體關注的物件。
他接受《洛杉磯時報》採訪時說道:“這將是一部劃時代的影片,從此刻開始,《阿凡達》把好萊塢的歷史分成了兩部份。”
事實上,這個專案推進的時候就少不了各種質疑的聲音。哪怕到現在要上映了,外界仍然質疑聲不斷。
原因很簡單,投資太大了。
哪怕是詹姆斯·卡梅隆加小吉伯特兩個大導演的名字合體,都無法壓制住這種質疑的聲音,並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為了讓觀眾打消質疑,為了讓觀眾見識到什麼叫3D電影,發行方二十世紀福克斯採取了非常規的宣發手段。
在上映前的一週,二十世紀福克斯利用廣闊的渠道,聯絡了北美和全世界700多家IMAX以及3D電影院,免費播放20分鐘的《阿凡達》片段。
3D電影過高的票價和3D電影的缺乏,都是造成觀眾質疑的主要原因。
不過當免費的20分鐘片段呈現在觀眾眼前時,所有人無不為之震驚。這個需要佩戴3D眼鏡才能觀看的電影,效果如此的驚人。
如果以前世經歷過3D大片洗禮的眼光來看,《阿凡達》的3D效果不算多麼出彩,但放在這個時代簡直是降維打擊。
去看過20分鐘片段的人回來,在網上興奮且激動的發表了評論。
“這部電影,請一定要去3D電影院看,效果太驚人了。”
“無與倫比的體驗,我理解為是什麼小吉伯特說《阿凡達》改變了好萊塢的歷史。”
“震撼,我只能說震撼,這才只是20分鐘的片段,影片還有大量的內容。這部電影要是去2D電影院看,我只能你錯過了最好的效果。”
實際上不光是北美的影迷如此期待,北美這邊好歹對3D有一定的概念,這些年實驗性的3D短片什麼的也不少。
甚至羅伯特·澤米斯基還拍了一部《極地特快》,同樣也是3D影片。
但這些短片乃至《極地特快》,都遠遠比不上《阿凡達》所展示的20分鐘片段。
見多識廣的北美觀眾都尚且如此,更別說那些連3D電影是什麼都不懂的海外觀眾了。在3D電影院看到這個片段,不亞於第一次看到澀澀小電影的感覺。
興奮,而且激動,然後就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在院線看到這部電影。
對於這二十分鐘片段所引起的劇烈反響,小吉伯特沒有絲毫的意外。在跨時代的電影面前,此前所有的質疑聲都顯得如此的可笑。
二十世紀福克斯的宣發策略毫無疑問取得了成功,除此之外,影片也以正常的方式來宣發。
網路上的宣傳也同樣不容忽視,《阿凡達》有了官網,官網上有對潘多拉星球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