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稍微懂行一點的,就知道《駭客帝國》做到了什麼事情。
《駭客帝國》以r級片的分級,正面碰撞戰勝了《絕世天劫》,並且在第四周結束後拉開了兩千六百多萬美元的票房差距。
千萬不要以為這很簡單,認為《駭客帝國》質量很出色,戰勝《絕世天劫》是一定的。
《絕世天劫》不和《駭客帝國》比,這也是一部暑期檔極其出色的大銀幕娛樂作品。在前世,《絕世天劫》是這一年的全球票房冠軍。
不過現在可沒這個機會了,不說《駭客帝國》,就連《木乃伊》都來勢洶洶。
小吉伯特原本以為《木乃伊》要等到明年才能上映,不過不知道是不是他引起的蝴蝶效應的原因,影片製作很順利,在今年就登陸了暑期檔。
從觀眾反響和口碑來看,大家對這部充滿埃及異域風情的冒險影片還是很喜歡的。
當然,不少歷史學家對這部影片展開了各種口誅筆伐,認為這部影片在考據上不夠嚴謹。
但老實說,電影是娛樂作品,不是紀錄片。
真要按照歷史學家的拍法,環球影業的八千萬美元投資,還有隨後付出的宣發資金就要打水漂。
那有人可能會問,這《木乃伊》的故事同樣也不是西方的,是古埃及文明的文化,為什麼也能在北美大賣?
道理很簡單,因為埃及靠近歐洲,是環地中海文明。
而且羅馬的凱撒還征服過埃及,睡過埃及豔后,這使得古埃及文化在西方很有市場,比日式文化都有市場。
而且電影《木乃伊》雖然套著一層古埃及文明的殼子,但本質上講述的還是西方那一套故事,所以不會被北美電影圈所排斥。
這點可以從《木乃伊3:龍帝之墓》得到驗證,這部片票房最終不如預期有各種原因。
但在北美,票房不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講述了一個北美觀眾完全不關心的東方皇帝的故事。
對不學無術的北美普通觀眾來說,他們才不關心世界另一邊的土地上,幾千年前發生故事。
我們倒黴的《哥斯拉》本週繼續撲街,來到自己的第三週只拿下536.9萬美元票房,索尼哥倫比亞影業血虧。
好在還有一部《絕世天劫》,否則都虧到姥姥家了。
第五名,《泰坦尼克號》,本週拿下329.8萬美元票房,繼續自己在院線堅挺的表現。
看這樣子,影片還能在院線待個六七週沒有問題。只要有觀眾看,這部影片就不會下檔。
院線現在都後悔了,當初為什麼和二十世紀福克斯簽訂了長線的票房分成合約,導致製片方能一直參與之後的票房分成。
要是和普通電影一樣的合約,《泰坦尼克號》的長線票房就全都歸院線所有了。
但這個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可以吃,誰也不知道《泰坦尼克號》居然會是這樣的怪獸,如此的持久。
影片除了票房表現出色,周邊盈利也是相當可觀。
原聲帶大碟,傑克和露絲的玩偶,泰坦尼克號的模型等都創造了天文數字般的銷量,讓小吉伯特他們這些投資方賺得盆滿缽滿。
而從第四周開始,《駭客帝國》也開始陸續登陸海外各大市場。
英國影迷向來很喜歡小吉伯特這個年輕導演,去年《靈異第六感》在這裡上映就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