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體現一個導演的牛逼之處?那就是得到另外一個導演的認可。
雖然遠隔重洋,國師張知道小吉伯特不可能聽到自己的話,但是他還是給這部電影送上了很高的讚譽。
看完電影后,他回去和好友說道:“這部電影真的很精彩,小吉伯特導演的手法和技巧,都值得我們學習。”
好友疑惑問道:“這部電影是不是有鬼啊?”
“是啊,怎麼了?”
“這算不算封建迷信?”
國師表示自己不清楚:“應該不算吧,我看的時候完全沒注意。而且這是人家老外拍的電影,你扯這些也扯不到人家身上。
你整個市場能貢獻多少票房?人家根本不在意你是怎麼想的。”
“說得也有道理……”好友表示認同。
《靈異第六感》在中國上映後,引起了不小的反響。雖然文化根基不同,但人類一些感情的本質上還是相同的。
不論是親情還是愛情,都能在這部電影裡找到共鳴。
而且這部電影並不是尋常的劇情片,裡面有懸疑要素,最後五分鐘的高能反轉讓一眾沒多少觀影體驗的中國影迷大呼精彩。
這不奇怪,見多識廣的北美影迷,都被最後的反轉弄得高潮迭起,一股爽快的愉悅的觀影體驗直接衝向天靈蓋。
看完電影之後,那種感覺讓人久久難以忘懷,時刻回味著。
在中國大陸上映後,多家媒體報紙都報道了這部影片,給出了極高的評價。
“一開始,我們以為好萊塢電影就是憑藉火爆刺激的動作場面,炫目的特效和剪輯,才能在全球電影市場大行其道。
但是看了《靈異第六感》之後,我們發現是我們的看法片面了。
這部電影沒有特效,沒有火爆的追車戲,沒有槍戰戲,甚至沒有什麼帥哥美女演員,但它就是好看。”—《尚海日報》
“吉伯特·蘭德里尼,這位來自好萊塢最天才,最頂尖的年輕導演,在他二十七歲的年紀,教會了我們如何拍好一部電影。
故事,永遠是電影的核心。
講好一個故事,就能拍好一部電影。”—《華商報》
“看完電影后,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影片中那動人的感情力量,正是讓這部電影熠熠生輝的原因。
我想我應該需要學習,即使蘭德里尼導演比我小。
但是一句古話講得好,達者為先,和他學習不丟人……”—某拍出《霸王別姬》的著名導演。
除了這些主流媒體,還有許多導演演員的讚譽之外,經典的《讀者》,《意林》,《青年文摘》趁機都推出了和《靈異第六感》聯動的小故事。
比如美國十九世紀一對母子之間的親情,比如英國王室和平民小子的動人愛情等故事。
雖然是瞎掰了,但架不住有人就是愛看,並且真切的以為,這就是真實發生的故事。
只能說,經典永遠經典。
得益媒體和眾多導演明星的吹捧,加上小吉伯特本身就在中國的知名度不低,《靈異第六感》在中國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幾年的市場化開發卓有成效,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電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