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5章 柏蘭 (1 / 2)

那小吏領著衛辰穿儀門,過大堂,一路到了二堂。

堂上早已坐了三人,坐在正中上座的,便是本縣縣尊,馮敬,左手邊是縣丞,右手邊則是縣學教諭。

堂下也站著三人。

一位年紀稍大,還穿著襴衫,應當是縣學廩生,另一位則是先前見過的狀元高徒,王堯臣。

除此之外,還有一位相貌堂堂、身材瘦削的少年,和王堯臣並列,大概也和王堯臣一樣,是受馮知縣看好的學子。

衛辰恭恭敬敬地給三位上官行禮,然後與王堯臣和那少年站到了一起。

馮知縣笑眯眯道:“今日把你們幾位青年俊彥叫來,一是請元用為你們作保,二也是讓你們相互結識一下。幾位都是人中龍鳳,來日必為我大周棟樑,日後可要好生親近一番。”

縣尊發話,幾人不敢不從,當下先序了齒。

廩生二十二歲,王堯臣十五歲,另一位少年也是十五歲,僅比衛辰大了四歲而已。

廩生拱拱手,自報名號道:“在下吳衍,表字元用,見過三位。”

王堯臣也道:“學兄有禮,在下王堯臣,草字伯庸,見過學兄學弟。”

那相貌堂堂的少年也躬身施禮:“在下盛長柏,草字則誠,見過學兄學弟。”

少年對著幾人爽朗一笑,衛辰卻是如遭電擊,呆呆地看著他,幾乎愣在了當場。

柏蘭?

他也是今年縣試?

儘管衛辰心中有著諸多驚訝與疑惑,但畢竟不過幾位上官在此,卻是不好失禮,他很快調整好情緒,像前面幾人一樣禮數週全地作了自我介紹。

“在下衛辰,師長尚未賜下表字,見過三位學兄。”

幾人互相見禮後,吳衍便在三名考生的考牌背後簽字用印,正式成為了三位學弟的保人。

忙完這些,馮知縣告訴三人:“本月十五乃是黃道吉日,本官奉命於該日舉行縣試。”

然後又對三位參加縣試的少年勉勵一番,囑咐他們潛心讀書,切不可大意云云。

見縣尊說到結語了,眾人也都識趣地起身告退,馮知縣捻鬚點頭,只把廩生吳衍留了下來說話。

至此,衛辰的縣試報名之旅也算正式結束了。

其實按照衙門辦事必收錢的原則,縣試報名是要交一百文常例錢的,不過這三位考生都是縣尊眼中的潛力股,當然一切費用全免。

衛辰和其餘幾人走出縣衙,王堯臣語氣淡淡道:“我已定好了客棧,就不與諸位多說了,先走一步。”

說罷,就急匆匆地轉身離開了。

這麼傲氣?

衛辰不由撇撇嘴,倒也沒過多在意。

王堯臣走後,就只剩下了衛辰和盛長柏二人。

盛長柏端詳著衛辰,嘴角含笑,緩緩吟誦道:“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早聽父親與大伯說,衛姨娘同宗中出了位人傑,十歲寫出一首《竹石》,引得江南學子爭相傳抄。今日一見,果然俊逸靈動,非同凡響啊!”

衛辰笑道:“盛兄這麼說真是羞煞我了,你自幼習經,家學淵源,方才縣尊都在誇讚你的才學,這才是真正的少年英傑!”

二人互相吹捧一番,都是相視而笑,頗有些惺惺相惜之感。

盛長柏在揚州時,就聽說過衛辰的名號。

某日,盛紘給兒子上課時,突然拿出一首《竹石》,讓盛長柏誦讀品味。

盛長柏讀完,當即拍案叫絕:此詩信筆揮灑,鏗鏘有力,君子之氣躍然紙上!

盛長柏只覺詩中之意與自己志向甚為相合,對這首《竹石》愛不釋手,當即就問盛紘,這詩是何人所做。

這一問才知道,原來這詩的作者竟不是什麼詩壇大家,也不是什麼飽學鴻儒,而是一位比自己還小几歲的蒙童,而且這蒙童還和盛家頗有些淵源。

自那日起,盛長柏就對衛辰這個名字產生了深深的好奇。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