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時候,衛辰和往常一樣,起床練習導引術,然後打拳拉弓強健筋骨。
一整套動作下來,渾身熱氣蒸騰,貼身的衣裳被熱汗浸溼,勾勒出衛辰魁梧挺拔的肩背線條。
過了年,衛辰就十八歲了,這些年吃好喝好,不僅養得身強體壯,個子也竄高了一截。
若以前世的眼光來看,如今的衛辰已經是一米八五左右的大高個,比顧廷燁還要高出小半個頭。
鍛鍊了約莫一個時辰,太陽也出來了,澹金色的晨輝灑遍了衛家後院。
衛辰接過元安遞上來的汗巾擦著汗,回到自己屋中擦洗身子,而後換了身上朝的公服,便登上馬車出了家門。
經過盛府大門時,衛辰只是掀開車簾默默地望了幾眼,並沒有吩咐車伕停車。
昨日為了趕緊回家與家人團聚,衛辰就是讓隨從替自己往宣德門報道的。
這本已不大合規矩。
只是朝廷體諒外官在地方任職的辛苦,所以一般不予追究罷了。
而今日,乃是三年一度的外官朝覲,天子將會在宮中的建極殿賜宴,大饗群臣。
這麼重大的場合,衛辰若是再因為私事拖延不去,那可就太說不過去了,少不得要被御史參上一本,而且趙真那邊也會有意見。
因此,哪怕衛辰想見到未婚妻的心情再迫切,也得先往宮裡走一趟,赴完朝覲宴再說。
衛辰的馬車沒有在盛府門口停留,出了積英巷,沿著南薰門大街緩緩而行。
一路駛至威嚴壯麗的宣德門外,這裡是皇城正門,也是進入皇城的必經之路。
衛辰到的時候,宣德門外已經聚集了不少前來赴宴的官員。
大周共有三千餘名京官,三萬餘名外官,此次朝覲,除了一些必須留守的地方官員外,入京的外官足有七八千人。
對於很多邊遠地區官職低微的官員來說,這或許是他們這輩子唯一一次進京面聖的機會,所以都格外珍惜。
趙真在位期間施政趨於寬和,即便有外官考績不佳,趙真一般也就是口頭申飭或者罰俸數月,不會像開國時的朝覲考察那樣,動輒奪職上百名人。
因此官員們赴宴的心情還是相當輕鬆愉悅的,入宮的路上結伴而行,說說笑笑,若是遇到久違的昔日好友,更是欣喜地拉著對方敘談不止。
衛辰在宣德門外的廣場下了馬車,走上前向守門的禁軍出示了吏部的文書,很快便順利地從右掖門進宮,而後便徑直往此次朝覲宴的舉辦之地建極殿而去。
皇宮賜宴分為大宴和中宴兩等,大宴中又以郊祀、正旦(元旦)、冬至、萬壽(皇帝生日)最為隆重。
至於今日的朝覲宴,僅僅才達到中宴的檔次,遠遠不如這幾大宴。
當然,這畢竟是天子賜宴,即便只是中宴,也擺了數百桌,偌大的建極殿都擺不下。
大部分官員都得坐在殿外,唯有總督、巡撫這一等級的官員,才能坐到殿內的上席。
衛辰一個從五品的知州,在禹州境內能夠呼風喚雨,但到了這裡,卻也沒資格入殿,與那些真正的封疆大吏同席。
不過,衛辰畢竟是此次河南官員考績第一,負責安排官員席位的光祿寺還是將衛辰安排在了靠近建極殿的位置,僅次於殿內的上席。
抵達建極殿外的廣場後,衛辰在光祿寺官員的引導下,找到了自己的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