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一怒,血流漂杵。
儘管趙真一貫以仁慈示人,但君王子畢竟是君王,一旦驟發雷霆之怒,其赫赫威勢還是嚇得楊元震抬不起頭來。
楊元震戰戰兢兢地扭過身子,捧起摔在自己腳邊的那本書冊,雙手還在止不住地哆嗦著。
書的封皮摸起來有一種劣質紙張的粗糙感,書頁裁切得也不是很整齊,甚至有些扎手。
還沒看到這本書的真容,閱書無數的楊元震就已經憑藉手感做出了本能的判斷。
這本書應該是什麼大書坊刊印出來的,倒像是那些貧寒士子自己動手裝訂的手抄本。
事實也證明楊元震的判斷。
當楊元震勉強定下心神,將書拿到面前仔細觀瞧時,一眼就看出書皮正中的《談文錄》三字,絕非印刷而成,而是某人親筆寫就。
聯絡之前趙真訓斥他的話,想來此書執筆之人,應該就是他親手取的新科解元郭進了。
楊元震懷著忐忑的心情小心翼翼地翻開這本《談文錄》,看了前面幾頁,很快就意識到這是一本科舉教輔書。
作者在經義上的造詣精深之極,楊元震只是隨意看了幾小段,竟也覺得頗有收穫。
可眼下楊元震都快火燒眉毛了,再好的書他也沒有心思細讀,只是忙不迭地翻找著那令趙真勃然大怒的關鍵所在。
只不過,這《談文錄》是本內容繁多的大部頭,前後四部分的內容加起來,足有好幾百頁。
楊元震漫無目的地翻了好一會兒,也始終難得要領,心情越發焦躁,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滴滴落下,眼中甚至都出現了血絲。
見到楊元震這副狼狽不堪的樣子,趙真也有些看不過眼,當下輕咳一聲,揮了揮手。
一直沉默寡言的老內侍微微躬身,轉身快步走到楊元震身邊,替他將書翻到了後半部分的某一頁,手指落在了書頁中段一處。
楊元震的目光順著老內侍手指的地方看了過去,頓時心頭劇震,後背汗出如漿。
“模擬考題之七十九: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為。”
這不正是自己出的第一道四書大題麼?
只是少了“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這後半句罷了。
雖然少了一段,但科舉考試講究的就是一個聯絡上下文答題,因此作為考題而言,多半句少半句其實並沒有什麼本質差別。
這下子,楊元震終於明白了趙真突然大發雷霆的原因。
今科鄉試禹州突然爆發,一次性中了十六名舉人,這已然是極其不尋常的現象。
而今,皇城司又在禹州籍的解元那裡找到了與考題幾乎一模一樣的原題。
這特麼……
想不懷疑有貓膩都難啊!
楊元震簡直是欲哭無淚。
自己這到底是上輩子造了什麼孽,才會倒黴催的攤上這種曹旦事?
楊元震此時的心情是崩潰的,差點就想再度眼前一黑暈過去。
但他心裡也明白,事情到了這份上,裝死根本無濟於事。
為今之計,只有趁著趙真對自己還有耐心,抓緊時間為自己辯解。
一念及此,楊元震的腦子開始飛速地運轉起來,絞盡腦汁為自己尋求脫罪之策。
忽然,他腦中靈光一閃,趕緊將《談文錄》翻到最後一頁,目光上下搜尋。
果然!
這一頁末尾赫然寫著一行小字:“大周天佑八年五月初九”,這是郭進將整本書抄錄完成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