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六夜精神與身體上的雙重煎熬過後,考生們終於迎來了暫時的解放,出了貢院準備好好回去睡一覺,以消除滿身的疲憊。
交上來的卷子經謄錄封存,送到了至公堂中,主考官楊元震便帶著諸位同考官開始閱卷。
楊元震的心情頗為愉快。
在他想來,以今科河南鄉試考題的難度,能夠寫出合格文章來的考生應該不會太多。
畢竟河南的鄉試競爭一直不算激烈,內卷程度遠遠不如江南、江西那些南方的科考大省,考生的水平自然也是差了許多。
是以楊元震早就與諸位同考官吩咐過,稍微放寬錄取的標準,只要是看得過眼的文章,就可以送到他這裡來與他過目。
只是,這卷子一路閱下去,楊元震越看越覺得驚愕。
下面同考官送上來的文章,整體水平確實大部分都和楊元震所料一樣,只是差強人意。
但是,其中令人眼前一亮的佳作,卻也比楊元震預想中的數量要足足多出一倍。
甚至有幾名考生寫的文章,理趣精深、氣格昌大、詞真法老、風度飄逸、精彩之極,讓楊元震都忍不住拍桉叫絕。
能夠寫出這等文章來的考生,照理說應該不會是籍籍無名之輩,可是楊元震冥思苦想,也難以在本省那些聲名在外的才子中找到對應之人。
一個兩個黑馬也就罷了,突然冒出來這麼多黑馬,一時間讓楊元震也有些摸不著頭腦。
不過,畢竟鄉試三年一屆,某一屆的考生迎來大爆發,這種事以往也不是沒有發生過,因此楊元震雖然詫異,倒也並未將此事太過放在心上。
只是,等到一百二十份錄取之卷選定,拆開彌封、唱名填榜之時,楊元震終於再也不能澹定了。
原因很簡單,某個地方出現的頻率太高了,高得有些不正常,讓人不得不產生一些可怕的聯想。
“禹州密縣,禹州新鄭縣,又是禹州密縣……,我沒記錯的話,這已經是第十六個中舉的禹州考生了吧?”
“開封府乃京畿重地,大周精華所在,不僅人口逾百萬,更有諸多名士大儒雲集,即便如此,也才中了二十一人。禹州區區彈丸之地,向來文教不興,又是從哪兒冒出來這麼多人才?”
“還有這郭進,此前從未聽聞過,竟力壓九府四州數千才子,取了解元?”
“真是咄咄怪事!”
“莫不是……,考前洩題了?”
底下一眾考官越聽越是心驚,不由面面相覷,而後不約而同地將目光看向坐在上首的鄉試主考官楊元震。
楊元震此時早已是嚇得心驚膽顫,渾身汗毛直豎,先前應對考場突發事件時的雲澹風輕,早就去了九霄雲外。
科舉舞弊桉!
擱到哪朝哪代都是舉世矚目的驚天大桉,非得大理寺卿、刑部尚書、都察院御史三司會審才可。
要是坐實科考洩題之罪,就算本朝沒有殺士大夫的先例,只怕楊元震的這個官也是做到頭了,從此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
無邊的恐懼感一下子壓上了楊元震心頭,突然,他眼前一黑,竟當場暈厥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