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軒轅生。
三月三,也被稱為上己節。每到這一天,人們紛紛來到水邊舉行祭禮,洗濯汙垢。
自先秦至唐,上己節一直十分繁盛,到了魏晉時代,還演變成文人雅士臨水宴飲的日子,並發展出一項流傳千古的雅緻習俗:曲水流觴。
但是自唐以後,上己節便已漸漸從大眾視野中澹出,寒食、清明、上己三個節日呈現合併混同的趨向,最終世人只知清明,而不知上己。
然而,就這麼一個已經漸漸不為人所知的冷門節日,今年在禹州卻是格外引人矚目。
只因上己節這日,禹州知州衛辰竟親自駕臨州中學宮,並且還要登臺講學!
訊息一出,整個禹州的讀書人都為之沸騰。
衛辰何許人也?
文曲星轉世!
科考場上的不敗傳奇!
千年以來第一位連中六元之人!
大周科舉吉祥物!
值此秋闈將近之際,能夠有幸聽到這樣的傳奇人物親自上臺講課,那是何等的運氣!
即便不能親聆教誨,可就算只是靠近一點,沾沾靈氣,也能給自己增添考運啊!
於是上己節這天一大早,上千禹州士子從四面八方湧來,爭相一睹衛六元的風采。
一時間禹州州學被熱情洋溢的讀書人圍了個裡外三層,水洩不通,門檻都要被踏破了!
望著州學外面人頭攢動的熱鬧模樣,顧廷燁嘿嘿一笑,對衛辰道:“興雲,我想到一個賺錢的好辦法!”
衛辰聞言興致缺缺,但還是問了一句:“什麼辦法?”
顧廷燁眉飛色舞道:“只要把你往大街上一擺,邊上擱張香桉,再插個牌子,寫上:燒香許願紋銀二兩,沾仙氣紋銀五十兩。保準生意興隆!”
“不如把你自己擺大街上!”
衛辰無語地翻了個白眼,而後又有些疑惑道:“什麼叫沾仙氣?”
“就是摸摸你的頭啊……”顧廷燁嬉皮笑臉地伸出手,作勢就要摸衛辰的額頭。
衛辰一臉嫌棄,沒好氣地抬手把他的髒手打掉:“說正經的,之前讓你辦的事怎麼樣了?”
“我辦事你還不放心麼!”
顧廷燁正了正顏色道:“我讓城中印坊加班加點印了三百套出來,昨日就都送去了下面的義學。我這裡還留了一套自己用的,你看看?”
說著,顧廷燁就從石頭手中取過一套厚厚的大部頭。
大紅色的書箋佔了書皮正中將近一半的位置,印著大大的《談文錄》三字。
內封印著本篇主筆的名字:天佑六年進士,宥陽衛辰。
沒錯。
這套《談文錄》,就是衛辰年後兩個多月來不理瑣事,埋頭閉關的成果。
所謂《談文錄》,不過是順應時代的叫法,在衛辰心裡,這套書真正的名字應該叫《狀元筆記》+《五年科舉,三年模擬》!
整套書主要分為四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