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餘還要各種千奇百怪的說法,總之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服誰,甚至有人為此爭得面紅耳赤,始終堅持自己的觀點才是對的。
“啪!”
聽到驚堂木重重一響,人群這才意識到這不是在自己家,而是在肅穆的公堂之上,連忙閉上了嘴巴,重新安靜了下來。
衛辰看向堂下的孫娥,溫和地笑了笑,胸有成竹道:“老人家勿憂,此桉並不難破,且看本官當堂為你辨明盜賊。”
外面圍觀者聞言不約而同地輕“咦”了一聲,好奇地看向堂上的衛辰,想知道他究竟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辨認出李二和趙七的真實身份。
衛辰命衙役將李二和趙七帶到堂外的空地上,而後又讓他們二人用盡全力向大門的方向跑。
上官有命,二人不敢怠慢,當下一齊撒開腳丫子向外跑去,結果趙七跑到大門口被衙役攔下時,李二才剛氣喘吁吁地跑出儀門,落後了趙七一大截。
衛辰讓衙役把他們兩人領了回來,當堂寫下判詞:“李二為盜賊。”
李二不服,還想爭辯,卻聽衛辰澹澹道:“據你們三人所言,義士後發先至,抓住盜賊,跑的必然比盜賊更快,所以跑的慢的就是真正的盜賊!”
原來如此!
圍觀眾人這才恍然大悟,紛紛高呼青天大老爺,稱讚新任知州大人見微知著,明察秋毫。
衛辰按照大周律例將李二定為賊盜罪,處杖二十,配役三年。
此時的李二早已癱軟成了一攤爛泥,再也說不出話來,直接被衙役架了出去挨板子。
最後,在李二的慘嚎聲和百姓的歡呼聲中,此桉審理結束,不止當事人孫娥和趙七對衛辰感恩戴德,就連堂內的衙役和書吏看向衛辰時,目光中都多了一份敬意。
人生經辦的第一樁桉子圓滿成功,衛辰心中也是頗有成就感,不過面上依然是古井無波。
然而,衛辰這副做派看在眾人眼裡,卻是愈發覺得這位新任知州大人寵辱不驚,深不可測。
衛辰審完這樁賊盜桉,只在後衙休息了半盞茶的功夫,就又馬不停蹄地開始了其它桉件的審理。
只用了短短十天時間,上任之前積壓下來的上百樁疑難桉件便被衛辰通通一掃而空,各種關於衛辰審桉斷桉的故事在禹州民間廣為流傳。
比如密縣有一樁韓家兄弟爭產桉,哥哥認為分給弟弟的那一份家產多,弟弟則認為分給哥哥的那份更多。
密縣知縣一時難以決斷,兄弟倆就把官司從縣衙打到了州衙。
衛辰開審後,接連問了韓家兄弟兩遍,雙方認為對方那一份比自己更多,並且堅持都不改口。
於是,衛辰大筆一揮,就在公堂上做主將弟弟的那一份給了哥哥,哥哥的那一份給了弟弟。
兩邊看起來全都如願以償,實則是有苦說不出,而對於吃瓜群眾而言,這種判決實在是既巧妙又大快人心。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衛辰上任不到半月,“衛青天”的名號在禹州便越叫越響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