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96章 書坊 (1 / 2)

午後,毗鄰皇城的南薰門大街依然是汴京城中第一等的繁華熱鬧之處。

衛辰去通政司遞完奏章,因為時候尚早,並沒有急著回家,而是在南薰門大街上的書坊逛了逛。

這書坊名為松鶴齋,位於東華門外,官員出入頻繁。

以往上京趕考參加春闈計程車子,去禮部投帖後,也往往會到這松鶴齋翻找最新的文鈔、文府等等於科舉有關的書籍。

久而久之,松鶴齋就成了汴京最大,或許也是全大周最大的書坊。

衛辰本身就是個愛書之人,平日裡閒來無事就喜歡買書看書。

昔日在盛氏義學時,義學藏書閣中的書籍他幾乎一本未落,全部看了個遍。

不過宥陽畢竟偏居一隅,盛氏義學興起也沒有多久,即便盛維花了大力氣蒐羅各種典籍,義學裡的藏書終歸還是差了些底蘊。

昨日去盛家家塾時,衛辰聽齊衡說,他偶然在松鶴齋淘到一幅陳子昂的真跡,價值千金。

衛辰當時就有所心動,今日正好趁著去通政司遞奏章,順路就來這松鶴齋看一看。

下了馬車,衛辰讓車伕等著,自己則是一身便服,帶元安一同進了松鶴齋。

松鶴齋作為汴京最大的書坊,佔地極廣,分為十幾處不同的區域,售賣各種型別的書籍。

衛辰進門後逛了幾處,裡面賣的清一色都是和科舉有關的書籍。

這類書全大周的書坊賣的都差不多,松鶴齋也就是更新換代更加得快一點罷了。

衛辰連中六元,在科舉一事上,整個大周都沒有比他更權威的人,對於這些千篇一律的科舉教科書,衛辰實在是提不起什麼興趣,反倒是一些讀書人眼中的閒書,更能讓衛辰眼前一亮。

一連走過幾間大屋,衛辰都沒有找到自己心儀的書籍,不禁有些鬱悶,心裡暗道,這松鶴齋號稱汴京第一書坊,似乎有些名不副實。

就在這時,衛辰被兩個士子打扮的年輕人吸引了注意。

只聽其中一人揮了揮手中的文鈔道,慨嘆道:“你看這冊《歷代名家文鈔》,居然沒有一篇本朝的文章入選。我大周文人詩詞不如古人也就罷了,連科舉文章也不如,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另一人煞有介事地點了點頭:“此話有理,文相劉文定(翰林學士劉廷錫),執大周文壇之牛耳數十年,居然也沒有一篇文章入選,可見今人確是遠遠不如古人。”

衛辰在後面聽到二人談論的內容,差點沒忍住笑出了聲。

這《歷代名家文鈔》,收錄的都是大周開國之前的文章,裡面當然不會出現本朝之人。

這兩個年輕士子,居然據此得出一代不如一代的結論,實在是令人啼笑皆非。

可見這二人多半並沒有什麼真才實學,不過就是誇誇其談之輩,在這裡互相“捧著嘮”罷了。

衛辰既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和他們二人做無意義的爭論,只是搖了搖頭便默默走到一邊繼續找起了書。

不過一旁正在整理書籍的掌櫃聽到他們的言論,卻是微微皺起了眉頭,忍不住開口道:“二位客官若要尋本朝名家的文章,本店有《皇周名家全集》,共二十五卷,裡面選錄了劉廷錫、羅秉坤、顏希仁等十八位名家的文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