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
江寧城中仍是細雨綿綿。
巡撫衙門的後花園中,江南巡撫劉洵正身著一身燕服,與府中豢養的清客閒坐亭中,品茗賞雨,撫琴吟詩,好不愜意。
然而就在這時,忽然聽見園外傳來踢踢踏踏的趟水聲,而後便見一名幕僚在門口高聲喊道:“速速領路,我要見撫臺大人!”
劉洵輕抬下巴,示意門口把人放進來,而後語氣略帶些許不悅道:“何事一驚一乍?”
那幕僚入園之後,先是朝劉洵行了一禮,道了聲罪,而後語氣激動道:“東翁,天大的喜事!”
說罷,便將手中用油紙包著的公文呈遞到劉洵面前。
劉洵聽出幕僚言語中難以自抑的喜悅之情,也是大感好奇,當下取過公文拆開一看,這才知道,原來是今科春闈的捷報到了。
劉洵目光掃過,立馬就在其中看見了好幾個熟悉的名字,翁定帆、唐鶴年,王堯臣,盛長柏,這都是江南省有名的才子,劉洵也有些印象。
“這盛長柏,是宥陽盛家的長子吧,想不到此次竟是二甲傳臚!”
劉洵看到這裡不禁微微一笑,盛紘曾在他治下任揚州通判,他對此人自然不陌生。
算上盛長柏,盛家已經接連三代都出了進士,若是這個勢頭能夠保持下去,那宥陽盛家便是真正底蘊深厚的清流世家了。
感慨一番後,劉洵接著將捷報看了下去,忽然,他瞪大了眼睛,有些不可思議念道:“天佑六年殿試一甲……,第一名,宥陽衛辰?”
“一甲第一名?”
一旁的清客們聞聲都是愣住了,片刻後終於回過神來,爭相向劉洵賀喜:“今科狀元竟是出自東翁治下!恭喜東翁,賀喜東翁!”
這時,那位送公文來的幕僚輕咳一聲道:“諸位,這衛辰可不止是殿試第一,會試、鄉試、院試、府試、縣試皆為第一,此乃六元及第啊!”
“六元及第?”
經他這麼一提醒,眾人這才反應過來:“這這這……,古今未有啊,這等千古盛事,竟然落在了我們江南省!”
劉洵當即抖擻精神,果斷道:“天子聖旨將至,速速派人知會提學道衙、江寧府衙上下屬僚,與本官一併前去城外驛站迎旨。
另外,立即將報捷文書送至宥陽衛辰府邸,沿途要敲鑼打鼓,大張聲勢,動靜能鬧多大就鬧多大,一定要讓全城的百姓都知道,咱們江南省出了一位六元及第的狀元郎!”
劉洵一聲令下,巡撫衙門上下立馬就忙碌了起來,百十名大小官員乘車坐轎,在一隊隊軍士的護衛下,浩浩蕩蕩往城外驛站而去。
江寧城中從北至南的大街,全部清街封道,禁止車輛行人上街,各處街口都有軍士站崗放哨,整座江寧城的氣氛都為之一肅。
城中百姓見了這等陣仗,都是一頭霧水,甚至還有些驚慌失措,擔心是城中出了什麼禍事,恐怕會殃及自身。
當下就有人壯著膽子向道路兩側站崗的軍士打探,這才知道,原來這麼多官員出行,是為了去城外迎接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