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考王文清肅容而起,勸新科舉人們“奮志倍力,以率天下”;副主考則叫他們“保名檢豎功業”;
這還沒完,六位同考官還有兩位監臨御史也都站起來,一人講了一兩句。
要不是菜盤底下有炭爐溫著,桌上的菜都要涼透了。
好不容易熬到考官們講完,在新科舉人們望眼欲穿之中,劉巡撫終於大袖一揮,沉聲道:“開宴!”
開宴後,庭前鐘鼓響起,樂師演奏起了鹿鳴詩的曲調。
解元衛辰當先起身唱道:“幼幼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黃,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衛辰唱完,眾舉人紛紛應和,而後五經魁入場,共跳魁星之舞。盛長柏作為春秋房的經魁,自然也要歌舞一番。
想象一下,盛長柏在宴會上載歌載舞是個什麼場景?
四個字,不忍直視。
衛辰與陳俊等人看了不多時,便不約而同地以手掩面,埋頭吃飯,以美食紓解心中的鬱悶。
有一道叫“蜜漬鱁鮧(烏賊腸)”的名菜,據說需提前百日準備,極受歷屆舉人喜愛,衛辰專門找來嘗一嘗,果然甘甜可口,回味無窮,當下一口氣吃了一大碗。
酒過三巡,宴會正酣之時,王文清看著濟濟一堂的人才,笑著道:“本官在簾中閱諸生文卷,多見才思淹通、文辭清麗之卷。諸位既能自三千士子中脫穎而出,想必詩詞也如文章一般錦繡,可有哪位才子,作首應景的詩詞來?”
聽聞王文清此言,眾人並未覺得意外,反倒都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鹿鳴宴乃是文人士子之宴,吃飯喝酒都是順帶的,文字唱和才是正題,眾人各自賦詩一首也是慣例了。
】
當下眾人都看向衛辰,按照中舉的名次來排,應由解元郎先賦詩一首。
衛辰構思片刻,正欲起身,坐在次席的徐世徵卻是先他一步道:“學生偶得一首,先來獻醜。”
作詩次序之事,雖是約定俗成,卻也並沒有說一定要誰先誰後,徐世徵先想好了詩便先念出來,似乎也挑不出什麼錯來。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都是下了衛辰身為解元的臉面,在座之人,皆是看出了徐世徵對衛辰的挑釁之意。
只聽徐世徵徑自念道:“便從場屋了經綸,看取朝家詔選掄。天賦忠良須努力,人生溫飽豈榮身,鼎來時事方憂國,到底儒冠不誤人,青紫拾來餘事耳,直應尊主庇斯民。”
一詩吟完,堂上堂下都是一片喝彩,眾人皆讚道:“此詩應情應景,又有富貴之氣,亞元郎真捷才也!”
王文清亦是撫須微笑,顯然對徐世徵此詩頗為滿意。
徐世徵笑了笑,作了個團揖,坐下後,還故意朝衛辰的方向看了一眼。
一時間,眾人帶著看熱鬧的神色,紛紛看向衛辰。
“亞元郎先聲奪人,珠玉在前,也不知解元郎會作何應對?”
唯有盛長柏、王堯臣等人搖了搖頭,繼續若無其事地推杯換盞,絲毫沒為衛辰感到擔心。
比別的也就罷了。
和衛辰比詩詞?
這徐世徵還真是自討苦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