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90章 雖遲但到懂球帝 (1 / 2)

足鞋冤不冤?

當然冤了!

同樣是收錢,收誰的錢不是錢?

問題還不是出在“留葡五人組”不願意給錢這事兒上嘛。

他們老早就給過信了。

但吳旭東等人一直不願意交錢。

你既沒有馮瀟霆背後的實德俱樂部的關係,又不願意交錢,憑啥讓你進?

足鞋的自有一套足以形成閉環的邏輯。

他們甚至認為這次民怨的出現,是吳旭東等人繳費不積極導致的,要在內部給這批小球員記過處分。

最後,足鞋負責人站出來回應了民眾對大名單的質疑:“我們內部有屬於自己的完善的選拔機制,我們自己培養出來的球員同樣優秀。”

“在兩年前,國青隊在土倫杯上斬獲了第四名的好成績就是證明。”

“而去國外踢球的年輕球員,未必都是高水平的。至少我們很難掌握他們的具體水平情況,這就讓我們對他們的徵召變得麻煩起來。”

“另外,拋開實力層面的影響,長期不在國內踢球也會導致留洋球員難以融入國內現有的球隊技戰術體系中。出於對成績的考量,對球迷的負責,我們只能選擇更加穩定可靠的球員。”

這話聽起來啊,還算得體。

但一分析,簡直就是一肚子壞水。

國內銷量正式超越《足球》報,登頂國內足球媒體榜首的《體育週報》副總編、駐海外總負責人姜芸竹就親自發文進行了駁斥:“土倫杯第四名是好成績不錯。”

“然而那一屆淘汰中國隊的赫然就是葡萄牙隊。”

“拿土倫杯來舉例,就更應該徵召在葡萄牙青訓踢的不錯的吳旭東、喻世豪等人了。這完全是欺騙大眾的謊言式回應。”

“至於留洋球員難以融入國內技戰術體系就更加可笑。就足球而言,歐洲足壇是世界足球的中心,我們送小球員去歐洲是為什麼?不就是為了讓他們學習先進的技戰術、熟悉先進的培養體系和環境的嗎?”

“人家學會了,回國你又給人家教回落後模式,那我們不斷更新和提高國內培養環境的意義何在?”

“難道要世界足球來適應我們內地的足球技戰術嗎?我希望看到那一天,因為那意味著中國足球水平已經超越了歐洲足球水平。”

“足鞋的同志提前幾十年完成了趕英超美,可喜可賀!建議去參加今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評選!”

“最後,青年階段的球員比賽,更注重培養,而非成績,足鞋為成績負責這句話,恕難苟同。”

姜芸竹火力全開,在國內足球行業掀起了腥風血雨。

足鞋高層直接找到了《體育週報》,警告他們讓姜芸竹閉嘴。

但《體育週報》這邊無奈的告訴他們,我們做不到,姜芸竹的背景不小。

足鞋高層這邊查了半天也沒能查出姜芸竹的門路,最後直接給《體育週報》下了最後通牒,勒令《體育週報》開除姜芸竹。

姜芸竹不希望給老東家帶去麻煩,主動遞交辭呈。

《體育週報》這才熬過一劫。

然而足鞋高層沒開心到兩天,國內就突然出現了一段段《鄧凱自傳紀錄片》的片段。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