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那詩:
“九春開上節,千門敞夜扉。蘭燈吐新焰,桂魄朗圓輝。送酒惟須滿,流杯不用稀。務使霞漿興,方乘泛洛歸。”
寫的似是早春,與酒宴有關,可能是宗室宴會後,武媚娘有感所創,現在才拿過來給自己瞧。
讀完這首詩後,不禁讓人有種想出去踏春的感覺。
“不錯,詩好,字更好。”李治微笑著稱讚。
武媚娘道:“九郎,梅園的梅花開的極美,陪妾身去瞧一瞧吧。”
李治知她是想讓自己休息一會,正要答應,一名內侍忽然從外走了進來。
“陛下,鴻臚寺少卿請奏,說新羅王子有緊急之事,想求見陛下。”
去年新羅就向大唐求助,說高句麗要攻打他們。
李治雖不打算管他們,但對遼東的局勢還是頗為關心,拍了拍武媚孃的手臂。
“媚娘,你自己去吧,朕還有事要忙。”
武媚娘瞪了那內侍一眼,只好不情不願的告退了。
半個時辰後,鴻臚寺少卿戴至德帶著金仁問來了。
金仁問一進大殿,就跪倒在地,叩首道:“金仁問拜見陛下,請陛下出兵救援我新羅!”
李治道:“高句麗打到你們國都了嗎?”
金仁問愣了一下,道:“那倒沒有。”
李治道:“那如今是什麼情況,你且說說。”
金仁問道:“去年末,高句麗入侵我國,被金庾信將軍擊退,只是反攻時,攻城不利,士兵很多凍死,結果敵人衝出城池,將我軍擊敗。”
李治皺眉道:“攻什麼城池?”
金仁問道:“丹陽城。”
李治訝道:“丹陽不是高句麗的城池嗎?你們怎麼打到那了?”
金仁問面色微紅,道:“我家大王擊敗高句麗主力後,覺得有機可趁,便想攜勝之威,攻佔幾座高句麗城池,倚作屏障。”
李治頓時無語。
過了半晌,才道:“你們與高句麗年年開戰,高句麗士兵固然不想打仗,你們新羅士兵也差不多,守護本國自然鬥志高昂,又何必出國作戰呢?”
金仁問嘆道:“也不知大王是聽了誰的蠱惑,竟出兵攻打高句麗。”
李治道:“那現在是什麼情況,高句麗又打到你們國家去了?”
金仁問搖了搖頭,道:“不是高句麗,是百濟。他們瞧準我們與高句麗兩敗俱傷,坐收漁翁之利。”
李治眉頭一皺,沒有說話。
金仁問急道:“只要陛下派水軍從河南道出擊,只需靠近百濟,他們必定撤軍回援。”
李治搖頭道:“本朝大軍還在西征,軍需供應非常艱難,暫時無法再派軍隊作戰,這你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