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貞道:“臣不敢,只是據說滕王與長孫太尉關係極佳,這些年來,彈劾他的奏章,都被長孫太尉扣下。”
長孫無忌與李世民那一輩的藩王關係不錯,而與李治一輩的藩王關係較差。
李治看了他一眼,道:“只要真如你所說,無論是誰保滕王,朕也不會姑息。”
李貞拱手道:“陛下既有決心,臣便沒什麼可擔心的了。”
不一會,兩人一盤棋下完,李貞輸了兩路,告退離開。
李治看了李忠一眼,笑道:“你剛才開始就心神不寧,是有什麼事要向我稟告嗎?”
李忠點點頭,道:“孩兒有話想單獨告訴父親。”
李治遂屏退眾人。
李忠將剛才看到李貞與小內侍說話的事全部說了。
李治聽完後心中一動,立刻猜出那小內侍是小吉。
他早懷疑小吉不簡單,普通人家的婦人,哪有功夫學琴曲,何況是“碣石調幽蘭”這種高雅曲子。
只是沒想到,他竟是吳王李恪的兒子。
李貞與李恪關係不錯,他是知道的,李貞剛才有意攻擊長孫無忌,李治也心知肚明。
憑著越王和紀王的能力,將李恪一個兒子藏到皇宮,並不困難,此事應該不假。
李恪被長孫無忌冤殺,子女都被髮配嶺表,直到長孫無忌被武則天整治,這件冤案才大白天下。
李治現在要做的事一大堆,暫時也沒工夫幫李恪翻案,不過李恪的孩子,自然也要保護。
想到此處,他緩緩道:“忠兒,此事你還告訴了誰?”
李忠道:“孩兒只告訴了阿孃,是阿孃讓孩兒把此事告訴父親的。”
李治點點頭,道:“你阿孃這次很識大體,回去之後,你且告訴她,這件事你們都藏在肚子裡,誰都不要說,記住了嗎?”
李忠見父親並未大發雷霆,心中很是歡喜,道:“孩兒記住了。”
李治拍了拍他肩膀,道:“去吧。”
李忠趕忙道:“父親,您不檢查孩兒課業了嗎?”
李治一拍額頭,笑道:“倒把此事給忘了,你拿過來給朕瞧瞧。”
李忠的課業比李弘更長。
他已經開始讀春秋、尚書、禮記等書,所以題目也更難一些,其中很多連李治都答不出來。
他對這個長子越來越滿意了,笑道:“很不錯,看來平日有在用功讀書。”
李忠喜道:“全賴父親替孩兒選的教習好。”
李治點點頭,道:“好了,你退下吧。”
李治與李貞見面的時候,越王妃孟氏也在立政殿拜見武皇后。
越王妃的姨娘,是武媚孃的表姐,所以兩人也沾著一層親戚關係。
“你能入宮看我,我已經很高興了,何必帶這些東西?”武媚娘微笑著道。
孟氏是個身材嬌小的女子,聲音也溫潤柔軟,輕輕一笑,道:“知道殿下不缺這些東西,但妾若不帶,被人說不知禮儀倒還罷了,就怕他們傳謠言,說殿下與親族不睦,有損殿下母儀天下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