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苑林口處,早已架起一座木臺,李治高坐首坐,左右則是群臣和各國使節。
木臺前方十丈處,薛仁貴五人和都布五人牽著馬,並騎排開,鞍囊掛著五隻箭袋,每袋二十支箭失。
每人的箭矢尾羽,顏色各異,這是為了便於統計獵物是由誰射得。
十人各自朝李治行了一禮後,背上箭袋,翻身上馬。
李治今日換上一身明黃色的盔甲,比平日多了幾分英氣。
隨著他大手一揮,大鼓手槌鼓,號角手吹號,雄雄號鼓聲中,馬蹄聲響,激起一片塵土,十人早已策馬奔向林中。
契丹首領李窟哥一馬當先。
每個人身後,另跟著支十人騎兵小隊。
其中五人負責撿取各人射中的獵物統計。另外五人,負責向皇帝和眾大臣外賓,通報狩獵情況。
比如狩獵數量超過十隻、二十隻、三十隻、四十隻、五十隻後,都會有人出來通報一聲。
不一會,十人各帶著小隊,消失在樹蔭之後。
李治命人取來酒肉,一邊與群臣外使飲酒,一邊等候狩獵結果。
狩獵從未時開始,到酉時結束,持續兩個時辰。
不到半個時辰,便有一名穿著藍衣的騎兵奔出。
唐朝君臣一看他衣服,就知道是契苾何力的隨騎,心中都暗暗歡喜。
只聽那隨騎高聲喊道:“報!契苾何力將軍已狩得十隻獵物。”
不等這人說完,又有一騎兵飛馬奔出,這次的騎兵穿的是黑衣,眾大臣們心中一緊,黑衣代表的是李窟哥的隨騎。
只聽那人喊道:“報!李窟哥都督已狩得十隻獵物。”
沒過多久,其他人也陸續來報。
第三個到達十隻的是程名振,第四是都布,再後面是:高侃、鄭仁泰、回紇使節、慕容信、烈哥。
令人奇怪的是,薛仁貴竟一直沒有派人傳來訊息。
群臣和外賓們,開始竊竊私語。
今天不僅李勣沒來,長孫無忌也沒來,韓璦與來濟坐在最靠前的位置。
兩人相視一笑,都在幸災樂禍,心想皇帝只知重用親信,如今也算得了一個教訓。
劉仁軌和上官儀也在低聲交談,臉上都有憂色。
這幾日,他們和其他清流派官員私下聚會了幾次,都覺得皇帝重用他們,是為了整飭吏治。
為了不辜負皇帝期望,他們都已做好準備,將那些素位屍餐的官員,都清理出朝堂外。
歷朝歷代,整飭吏治都不是容易的事,必定會得罪現有利益集團,遭到他們強烈反抗。
要想成功,就必須有一位強有力的君王在背後支援,這位君王威信越高,手腕越硬,他們就越有底氣。
如今薛仁貴是皇帝欽點的將領,倘若這場狩獵因他而輸,不僅大唐顏面少地,皇帝的威嚴也會嚴重受損。
跟他們一樣擔心的還有賓就女王。
她怕大唐這場狩獵輸了,威嚴掃地,拉攏其他小羌族的計劃就會泡湯。
狩獵開始前,她根本沒想過大唐會輸,現在頗為後悔,心想:“哎,早知就該讓烈哥留手。”